《地質科技通報》是由中國地質大學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刊物,跟蹤當代世界地學科技前沿,即時反映最新地學學術水平、科技進展和發展動向,報道科技前沿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特別是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本刊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被多家國內外數據庫和文摘期刊檢索,如《Ei》,《CA》,《РЖ》,《GeoRef》等。本刊辟有“基礎地質”、“礦產地質”、“工程地質”、“材料科學”、“環境地質”、“技術方法”等欄目。本刊為約稿稿件及屬于新發現和優秀科研成果稿件設立綠色通道,優先刊登。歡迎廣大地學工作者投稿,具體要求如下。
1來稿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綜述稿件特別應注意時效性,應具有個人見解和前瞻性,不發表科普作品、實驗報告及讀書報告。文章應精煉,全文所占版面字數不應超過8 000字。
2來稿涉及國家保密問題的應提供作者單位的保密審查證明材料,圖件涉及國界的應采用國家正式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圖繪制。
3來稿要求論點明確,主題突出,數據資料可靠,引用他人文獻、資料、數據,必須列出參考文獻。
4摘要應是反映論文核心內容的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具有自明性和獨立性,摘要在300-500字之間,能夠獨立反映全文的主要內容,注意英文摘要要詳細規范。
5文中計量單位應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6文中圖和表應具有自明性,附圖力求簡明清晰,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必須寫清楚,并與正文一致。圖表應隨文出現,并給出中、英文名稱。
7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其在文章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列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并標引在正文中。一般情況下,參考文獻不低于20篇,其中2000年后的文獻要超過50%,英文超過50%。作者項中應列出前3名作者,姓在前(全稱)名在后(外國人名用縮寫),多于3名作者的,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具體格式如下:
(1)圖書:作者.書名[M]. 譯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沈振榮,張瑜芳,楊詩秀,等.水資源科學實驗與研究[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2)期刊:作者.文章名[J].期刊名,年,卷(期):頁碼.
甘義群,李小倩,周愛國,等.黑河流域地下水氘過量參數特征[J].地質科技通報, 2008, 27(2):85-90.
Lakea I R , Lovetta A A , Hiscockb K M , et al. Evaluating factors influencing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to nitrate pollution :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 of GI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 2003 , 68(1) : 315 - 328.
(3)論文集:作者.文章名[C]//編者.論文集名稱. 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頁碼.
YIN Jixing, XU Juntao, LIU Chengjie, et al. The Tibetan plateau: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ntext and previouswork [C]//The Geologic Evolution of Tibet. Report of the 1985 royal society—academia sinica geotraverse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8:5-52.
(4)碩博論文:作者.論文題目[D].單位所在地:單位.年.
張叢. 黔中隆起及周緣志留紀層序地層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D]. 北京:中國地質大學, 2006 .
(5)網上文獻:作者.文章名[EB/OL].(文獻發表日期)[引用日期]網址.
張將.圍巖蝕變[EB/OL].(2005-09-05)[2008-10-01]http://www.creader..com/news/20050904.html.
8 投稿約定
(1)請勿一稿兩投,本刊編輯部自收稿之日起,將在2個月內決定刊用與否,如果超過2個月沒有收到任何通知,請知會編輯部,編輯部電話:027-67885048,027-67886470,027-67884173,Email:kjqb@cug.edu.cn;收到修改函和錄用通知者,不經本刊編輯部同意,不得另投他刊。
(2)稿件文責自負,編輯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實質性內容的修改須征得作者同意。
(3)來稿必須要有電子文檔,并留下詳細的聯系方式,如E-mail信箱,電話等。作者應認真校對后再投稿;歡迎通過投稿系統投稿,投稿系統地址:http://dzkjqb.cug.edu.cn。圖件必須用CorelDRAW 14清繪,我刊全部為彩版印刷。
(4)《地質科技通報》除印刷版外,網站和公眾號同步出版,同時入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內容上網服務報酬。凡有不同意者,請另投他刊。
(5)稿件一經發表,均酌付稿酬,并贈送期刊2本。
地質科技通報數據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太叔*** :
我前段時間投了一篇關于短篇報道類文章,編審委員審閱了十四天左右,外審專家審閱了一天就結束,但是網站上都沒有顯示編審委員和外審專家的意見,這是什么原因呢?是被拒的節奏嗎?我用不用發郵件問下情況…請各位朋友們給點意見唄…謝謝了
2023-01-08 00:44:16
公西*** :
非常好的一本書,還沒有細細研讀就已經愛上。地質科技通報雜志的內容很扎實,很不錯,帶了新的思考方式。不是所謂讀一遍就放一邊的書,書中的很多理念,想法值得我們去思考,學習。大力推薦。
2022-09-25 08:29:44
梅*** :
文章1月初投稿,2.11返回意見,修改后副主編終審,2.12日晚修回,2.13早上收到接收通知,已經錄用。雜志處理的速度比較快,審稿人的建議也很專業。是值得投稿的雜志!
2022-09-14 20:21:46
諸葛*** :
10月6號投稿,中間小修兩次,11月26號接收,12月10號得校正稿,12月24號刊出。審稿速度還可以,刊出速度出乎意料的快啊。總體感覺,論文要求內容比較詳細,寫作要求較高,地質科技通報雜志不像有的人說的慢。
2022-06-17 05:33:12
倪*** :
編輯老師效率非常高,認真負責。投稿當天通過初審,馬上就送外審了,1個多月審回,沒什么大問題,稍作修改返回,投稿第十天通知錄用了。速度是棒棒噠,以后還會再來投的。推薦投稿。
2022-04-17 17:16:28
焦*** :
編輯及專家審稿都很認真,對文章格式要求嚴格,審稿需要加急的話可以跟編輯溝通,因本人急于畢業所以1個半月左右拿到錄用通知。什么時候刊出尚不確定。給贊哦,...有需要我還會來的...謝謝啦!!!
2022-02-18 23:11:14
慕容*** :
地質科技通報雜志編輯部老師的態度超好,校稿認真負責,每次打電話都不厭其煩地回答我的不解之處。外審專家的意見也很專業。對完善文章質量很大的幫助。大家可以踴躍投稿哦
2021-08-23 00:15:07
梁丘*** :
第一次投稿就被錄用,真的很開心,心得就是審稿人的意見一定要想辦法解決,被錄用的可能性就很大,刊出的周期很長,急于畢業的人不建議投此刊!要是有創意,寫的還可以,應該投這里。
2021-05-25 04:32:28
成*** :
不錯的地質科技通報,內容豐富,性價比很高!主要是投稿網價格還很便宜,相當不錯,包裝了三層,書沒有破損,質量也好,不錯,在這里買比報刊亭的便宜,雖然不是當月買的,但是是正版!
2020-11-14 11:21:57
仲孫*** :
感覺雜志速度很快啊,差不多兩個月,中途有過小修一次。審稿非常仔細,參考文獻都有詳細閱讀。速度很快!編輯老師態度也超好,非常有素質。編輯和審稿人的意見比較中肯和專業,挺不錯的雜志。
2020-10-19 06: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