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雜志投稿須知:
一、文稿原則上5000字符起,15000字符以內。
二、請在稿件首頁標題后標明作者姓名、單位。
三、請在文稿后備注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出生年月、最高學歷、職稱及研究方向。
四、來稿請附3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及3—5個關鍵詞:所有注釋和參考文獻均列在文章末尾,注釋的序號為連續編號(編號標注為①②③),參考文獻按作者的漢語拼音或英文名字順序排列,格式依次為:序號(序號標注為[1][2][3])、作者、文章標題或著作名、期刊名或出版社名、期刊某年第某期或出版社某年第某版、頁碼。
五、文中凡有復雜公式、表格、圖表的文稿,應字跡清楚、格式規范、圖形清晰。另附PDF版以便后期排版、校對。
六、如稿件中有數理、計量和統計內容,請作者仔細驗證、慎重推導、反復核實。
七、編輯部在審稿過程中,若向作者索取文章所用的研究數據,作者應提供數據。文章發表后,若讀者向作者索取文章所用的研究數據,作者也應配合提供;若作者出于合理原因無法提供研究數據時,應詳細說明獲取數據的途徑。
八、投稿時,請作者備注詳細通信地址和聯系電話,以便出刊后郵寄樣刊或必要時迅速取得聯系。
九、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請勿一稿多投,同時投寄其它報刊。作者投寄本刊稿件2個月內未收到采用通知,請自行處理文稿。
十、凡投寄本刊稿件,不論刊用與否,本刊不保留底稿,務請作者自留底稿。
聯系方式
- 投稿郵箱:jingpinzzs@163.com
- 聯系電話:025-52733944
- 雜志社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
精品數據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皇甫*** :
一天初審通過,外審經歷了一個月,專家提了6條意見,其中有兩條涉及到核心內容,比較難改,我整整花了一個月改,退休回去即變成終審,終審很快,結果下一步出現的結果是退修,我又進行修改,這次花了不到十天,然后退修回去后,8月20號狀態就變成了待交版面費。
2024-03-20 05:17:02
黃*** :
一論文,投稿三個月,網絡投稿還顯示編輯部正處理中,去電查詢,告知專家還未審回來,都已三個月了,是否有戲? 是否有人網絡投稿過,被拒,是否有在系統中顯示?
2024-01-11 00:27:45
公乘*** :
我投了一篇關于教育的文章。整個過程,精品雜志工作人員的處理速度還是挺快的。審稿老師提出的建議也很有見解。個人感覺期刊收錄難度不大,只要分析的透徹,給出合理解釋,一般不會有什么問題。
2023-04-28 23:05:02
公良*** :
雜志的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審稿速度快。該刊的編輯很體貼,熱心。由于文章存在很多問題,編輯很耐心的幫忙講解,不盡感激!審稿老師提出的意見也很犀利,對我幫助很大。希望精品雜志越辦越好!
2023-02-19 08:44:30
任*** :
4月22日投稿,23日初審通過。5月8日修回,20日修好后發給編輯,中間又改了幾次,28號錄用。速度快,而且編輯人很好,提出的意見很詳細。
2022-08-08 15:06:54
任*** :
投稿后大概20天開始外審,1個月內給了回復,毫無新意,拒稿。 后來再看看我的文章,感覺確實沒有寫出特色,但是要說毫無新意,我還是不服。目前又投了一篇,外審中。從審稿流程上來說,只有一個外審,再根據外審結果考慮下一步的走向,感覺不太合理,至少應該兩個審稿人的。意見不同時再引入第三審稿人。
2022-04-08 19:07:02
苗*** :
感謝編輯,編輯對細節的修改非常認真,給出的意見也非常中肯,審稿速度比較快!審稿周期在中文期刊中相對來說較短,推薦投稿!期待我的見刊。
2021-11-30 00:23:11
司馬*** :
總體而言還是不錯的。精品雜志審稿很快,從投稿到初審回復大約6、7天,之后是外審,外審專家審稿很快,大約過了半個月就返回了審稿意見。外審專家提了一點點意見,建議修改,改好之后,提交了修改稿,最后錄用。
2021-11-16 05:26:07
段干*** :
精品雜志審稿很快,電話通知錄用,編輯告知出刊時間,錄用當期寄了樣刊,編輯還是挺厚道的,修改過程也挺認真的,贊一個。
2021-08-10 19:12:30
畢*** :
投過3次,第一次審稿經歷了一多,期間有一個審稿專家8個月沒有音訊,但編輯部堅持不另換專家,最后總算有了音訊、修改兩次錄用,刊出時歷經一半。 第二次投稿,研究內容本身有缺陷,估計被拒,審稿期間做了補充和完善;兩個月審完,果然被拒,審稿專家的意見很到位。 第三次投了上次被拒稿件的補充和完善版,審稿兩月,被拒,專家啥都不懂,7條審稿意見5條是錯的,另外兩條是格式問題。
2021-03-24 0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