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醫學
統計源核心SCD目錄《檢驗醫學》(原《上海醫學檢驗雜志》)為上海市衛生局主管、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雜志,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臨床醫學類核心期刊)(1996版~2008版)、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檢索系統、波蘭《哥白尼索引》檢索系統、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CSA-ProQuest數據庫、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等國內外數據庫收錄;自2002年起連續3屆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同時還榮獲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上海市科協系統優秀期刊提名獎、上海市科技期刊審讀優秀獎。
本刊于1986年3月創刊,從1999年起由季刊改為雙月刊,2009年起改為月刊。本刊堅持以實用為主,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檢驗與臨床三結合,報道本專業領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實用技術的新進展、各種檢驗方法的性能和特點等內容。就檢驗醫學的方法學而言,新穎的自動化儀器及試劑,各種技術的日臻完善,加之小型化、簡單化和即時檢驗(POCT)的發展,不斷滿足對患者快速診斷和自我診斷的需求,檢驗醫學的發展使之成為臨床醫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科。為了更廣泛深入地傳播檢驗醫學新知識和現代信息,因此,本刊于2004年起,將《上海醫學檢驗雜志》更名為《檢驗醫學》。
本刊現設有臨床微生物學、臨床生物化學、臨床免疫學、臨床檢驗與血液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管理等專業的論著、論著摘要、講座、綜述、會議(座談)紀要、經驗交流、國內外學術動態、教學園地、新技術和新方法等。從1999年起本刊開設“專題”欄目,其內容新,信息量大,深受國內醫學檢驗同道的好評。
本刊在國內檢驗醫學領域期刊中率先實行開放存取(Open Access,OA)。2013年網站文章年點擊量超過71萬次(其中國內占68.27%、美國占24.63%、歐洲占4.06%、其他地區占3.04%。)。2013年全文下載量超過31萬次;以中國(46.07%)和美國(51.20%)為主,分布于30個國家。
為了提高雜志質量,本刊于編委會換屆之際聘請4位外籍專家作為雜志編委。這4位編委分別為:朱玉勝(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病理及檢驗醫學系臨床化學及毒理學部主任)、李仕勇(美國埃默里大學醫院病理與檢驗科流式細胞實驗室主任)、鄭曉天(美國芝加哥Ann & Robert H.Lurie兒童醫院微生物室主任)、楊治(美國新澤西醫科和齒科大學細胞生物學與分子醫學系教授)。?這也為《檢驗醫學》走出國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辦刊宗旨
堅持以實用為主,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檢驗與臨床三結合,報道本專業領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實用技術的新進展、各種檢驗的方法與試劑、儀器的性能和特點內容。既體現了上海檢驗醫學界的學術水平,也為全國各級臨床檢驗人員提供了他們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新理論、新技術。
三、主要獲獎情況
1. 1996年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臨床醫學類核心期刊);
2. 1999年列入《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來源期刊;
3. 1999年列入《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4. 2000年在“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
5. 2001年列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6. 2002年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7. 2002年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
8. 2003年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
9. 2003年榮獲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
10. 2004年榮獲“上海市科協系統優秀期刊提名獎”并頒發獲獎證書;
11. 2005年成為美國化學文摘(CA)及數據庫源期刊;
12. 2007年被俄羅斯《文摘雜志》檢索系統收錄;
13. 2007年被波蘭《哥白尼索引》檢索系統收錄;
14. 2009年被評為第三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15.2011年被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CSA-ProQuest數據庫收錄;
16.2011年被評委上海市科技期刊審讀優秀獎;
17.2012年被評為2012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18.2015年被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