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出版社介紹
重慶出版社前身為成立于1950年的西南人民出版社。由于行政區域和政策的調整,出版社先后經歷了“三設三改”。1980年,重慶出版社在真理大標準討論中恢復重建。
2005年4月,以重慶出版社為優秀組建的重慶出版集團正式成立,成為重慶市唯一的大型綜合性出版機構。經過十余年發展與融合,集團經營業務按關聯度整合為大眾類圖書和報刊、教育及衍生產品、貿易與供應鏈金融、文化地產四大板塊,在職員工1300余人,實現了從單一出版社向大型綜合文化傳媒集團的轉變。
歷史上,重慶出版社首開全國教輔先河,配合中高考,打造了在全國有巨大影響的“海淀教輔系列”;出版了近6000萬字、享譽海內外的“三大書系”:《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大后方文學書系》《中國解放區文學書系》《世界反法西斯文學書系》;在全國出版界率先設立重慶出版社“科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迄今資助出版了百余部重大科學學術著作;長期支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工作,出版了以《國外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研究叢書》等為代表的數百部理論研究和普及性讀物,產生了重大社會影響。
重慶出版集團成立后,確立了“做強主業,做大產業,產業反哺主業,增強優秀競爭力”的指導思想,實施走出去、多元化、股份制三大戰略。集團精心打造《馬-恩-列畫傳》《中華大典》(天文典、地學典)《中國抗戰大后方歷史文化叢書》《大足石刻全集》《昆侖植物志》等重大出版項目;集團已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國際出版合作關系,作為中國大陸出版機構唯一代表參與了全球出版項目“重述神話”,使中國文化真正融入西方主流文化圈;策劃出版《忠誠與背叛》《藏地密碼》《冰與火之歌》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優秀出版物,暢銷大江南北……做大文化產業,多元并舉延伸出版產業鏈。集團大膽吸收國企、民營、外資等社會力量共同投入文化產業,打造重慶出版傳媒創意中心、重慶天健創意產業基地等文化創意產業大基地;集團積極推動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發展,推進基于移動互聯網自助出版發行平臺等一系列部級重大項目,成為全國第二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重慶出版社榮譽
60多年來,重慶出版社共出版發行圖書數十億冊,獲省部級以上獎項2000多個,其中部級獎項120多個。2005年成立集團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優秀企業”、“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國家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等殊榮。
重慶出版社出版特色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出版方向,為社會提供了數十億冊計的健康有益的圖書和教材。
重慶出版社服務領域
設有政經、教育、科技、文藝、文史、少兒、譯著、旅游、美術、書藝、重點工程、電子音像等14個編輯室。
重慶出版社服務理念
肩負傳承優秀文化的歷史使命,堅持改革創新,積極面向市場,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為社會奉獻更多渝版精品。
服務流程

常見問題
Q:什么是專著? |
A:指的是針對某一專門研究題材的,是著作的別稱。根據學術論文的長短,又可以分為單篇學術論文、系列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三種。一般而言,超過4—5萬字的,可以稱為學術專著。 |
Q:出版專著需要多少錢? |
A:大部分出書的作者都是自費出書,費用主要花費在編審、書號、設計排版以及印刷上,總的來說,出一本專著需要大概幾萬元左右。可以有一個人作者來獨立承擔,也可以采用合作專著的方式多個作者分攤。 |
Q:個人著作和合作專著有什么區別? |
A:個人著作指自己單獨出書,成果獨享,含金量高;合作專著指與他人合伙出一本書,合伙一般不超過3名作者,且職稱評審時,評審單位認可的不是所有的專著作者,通常只有專著的前兩名有用。 |
Q:如何查詢個人專著信息? |
A:個人專著只要是公開出版,不管采用的是哪種出版方式,都是要在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成功出版的個人專著,就可以在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凡是在新聞出版總署查不到的個人專著,要不還沒有成功出版,要不就是非正規出版。 |
Q:可以出版教材嗎? |
A:可以出版普通教材,規劃教材不行,規劃教材是由國家單位審定并指定教育部和出版社的。 |
Q:專著出版需要多長時間? |
A:大概是3-6個月左右。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主要是選題申報的時間、審校的時間、申請書號的時間、設計排版以及印刷的時間。其中選題申報時間大約在幾天到十幾天之間不等,申請書號的時間,差不多在1個月左右,設計排版和印刷的時間,通常也是幾天到十幾天之間不等;剩下的主要是審校的時間,一般來說在二十幾個工作日,但具體是需要看專著的內容情況,若在質量差不多的前提下,字數越少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當然若是書稿內容質量差,要修改的地方非常多,花費的時間會依據修改的程度越高而越長。 |
Q:書號申請流程? |
A:書號申請流程一般是這樣的:提交申報選題-出版社審核通過-擬定合同,繳納書號費用及其他費用-書稿三審三校-出版社提供書號條形碼上CIP數據備案-書籍設計印刷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