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書局介紹
崇文書局是以出版工具書和學術著作為主的綜合性出版社,其前身為湖北辭書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2002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更名為崇文書局。
崇文書局又名湖北官書局,是晚清全國著名的四大官辦書局之一。清同治六年(1867年),李瀚章署湖廣總督奏設崇文書局刊刻經籍。溯其源流,則“當初議開設書局,動自胡文忠公(胡林翼),而湘鄉曾文正公(曾國藩)贊之,曾忠襄公(曾國荃)漸行之,至李勤恪公(李瀚章)實業其事。”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之洞督鄂后,崇文書局刻印事業更加蓬勃發展,且雕版工藝精致,“鐫工精雅,為各省官書之冠”。1904年,主要由崇文書局出版的的198部1965冊展示中國傳統學術成就的圖書,代表中國參加了美國圣路易斯萬國博覽會。
據不完全統計,至1936年歇業止,崇文書局在70年間共刻書382種以上,廣涉四部,“百子之刻”是當時崇文書局的重要特點,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雜學、小說家、道家等,一應俱全。因其所刻之書不僅數量較大,質量亦精,且流傳甚廣,影響甚大,客觀上對于中國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研究和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甚巨。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崇文書局雖力圖辦成具有商業贏利性質的現代出版機構,其經營宗旨卻始終是文化為尚,“凡一切有用之載籍,補殘而印,求善而刻,不惜乎度支之繁費”。
崇文書局榮譽
現崇文書局有限公司隸屬于湖北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757),主要致力于工具書、文史、文化典籍、教輔圖書的研發出版,推出了大量高品質的圖書,得到了市場和業界的認同,近百種圖書獲得省級以上的各種獎勵,十多種圖書獲得部級大獎。《漢語大字典》先后榮獲中國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全國圖書“金鑰匙”獎等獎項,被譽為“讀書人的鎮案之寶”;《中華成語全典》《新編學生字典》《學生新華字典》等工具書成為市場和讀者追捧的常銷好書;《培優新幫手》系列叢書贏得了“全國優秀暢銷書”的稱號,成為教輔類圖書市場上常銷不衰的經典品牌;經過16次修訂的2014版《各個擊破》系列叢書更是高中專題教輔類的常銷經典。
崇文書局出版特色
堅持內容為王,不斷強化出版特色,為讀者提供更多最佳選擇,為傳承中華文明作出更大貢獻。
崇文書局服務領域
文史典籍、工具辭書、文化教育
崇文書局服務理念
崇尚文化,傳播書香
服務流程

常見問題
Q:什么是專著? |
A:指的是針對某一專門研究題材的,是著作的別稱。根據學術論文的長短,又可以分為單篇學術論文、系列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三種。一般而言,超過4—5萬字的,可以稱為學術專著。 |
Q:出版專著需要多少錢? |
A:大部分出書的作者都是自費出書,費用主要花費在編審、書號、設計排版以及印刷上,總的來說,出一本專著需要大概幾萬元左右。可以有一個人作者來獨立承擔,也可以采用合作專著的方式多個作者分攤。 |
Q:個人著作和合作專著有什么區別? |
A:個人著作指自己單獨出書,成果獨享,含金量高;合作專著指與他人合伙出一本書,合伙一般不超過3名作者,且職稱評審時,評審單位認可的不是所有的專著作者,通常只有專著的前兩名有用。 |
Q:如何查詢個人專著信息? |
A:個人專著只要是公開出版,不管采用的是哪種出版方式,都是要在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成功出版的個人專著,就可以在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凡是在新聞出版總署查不到的個人專著,要不還沒有成功出版,要不就是非正規出版。 |
Q:可以出版教材嗎? |
A:可以出版普通教材,規劃教材不行,規劃教材是由國家單位審定并指定教育部和出版社的。 |
Q:專著出版需要多長時間? |
A:大概是3-6個月左右。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主要是選題申報的時間、審校的時間、申請書號的時間、設計排版以及印刷的時間。其中選題申報時間大約在幾天到十幾天之間不等,申請書號的時間,差不多在1個月左右,設計排版和印刷的時間,通常也是幾天到十幾天之間不等;剩下的主要是審校的時間,一般來說在二十幾個工作日,但具體是需要看專著的內容情況,若在質量差不多的前提下,字數越少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當然若是書稿內容質量差,要修改的地方非常多,花費的時間會依據修改的程度越高而越長。 |
Q:書號申請流程? |
A:書號申請流程一般是這樣的:提交申報選題-出版社審核通過-擬定合同,繳納書號費用及其他費用-書稿三審三校-出版社提供書號條形碼上CIP數據備案-書籍設計印刷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