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民族出版社介紹
德宏出版社建立于1981年7月,綜合性地方出版社。由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辦主管的事業單位,實行地方財政全額撥款包干經營,現有職工54人,具備編輯、印刷、發行一條龍出版四套設施。立足本地,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以出版本地少數民族文字圖書為主,用修文、景頗文、載瓦文、傈僳文和漢文五種文種出版各民族讀者需求的各類圖書。至今已出版了政治、哲學、法律、經濟、文學藝術、文化教育、語言文字、歷史地理、工業農業、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醫藥衛生、綜合性圖書等十余類圖書800多種,500多萬冊。圖書實行多渠道發行,除滿足本地讀者需求外,發行至全國各地,同時影響到臺、港、澳地區和東南亞以及歐美一些國家,產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相應的經濟效益,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等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改革開放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德宏民族出版社是一個以出版傣、景頗、載瓦、傈僳四種少數民族文字圖書為主的多文種綜合性地方出版社。自1981年7月建社以來,走過了探索運行、艱苦創業,穩步發展、逐步成型的27個春秋。經過多年的發展,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文字圖書、民族題材漢文圖書已經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風格和優勢,通俗、實用、價廉成了德宏民族圖書的“亮點”。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德宏民族出版社正一步步成長、發展、壯大。
1981年7月,在國家、省、州各級的關心支持下,德宏民族出版社正式成立了,成為中國東北吉林延邊、西北新疆伊犁兩個民族自治州之后創辦的第三個不可多得的綜合型民族出版社。德宏民族出版社的成立是州委、州政府領導高瞻遠矚、開拓創新的成果,也是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范例。從此,德宏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有了抵御外來腐朽文化的“民族文化戰車”。
回顧27年的歷程,德宏民族出版社全體員工辛勤耕耘過、收獲過、輝煌過;但也有過失落、彷徨與等待觀望的時日。在發展壯大的27個春秋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全社員工創業十分艱難,發展十分緩慢。全社各族干部職工曾經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危樓和炎熱、狹窄的鐵皮辦公房里堅持了十七、八個春秋;也曾經面臨廉價收購或兼并的危機。面對每一次危機和困難,德宏民族出版人始終耕耘著,默默承受著艱苦歲月的錘煉、開拓創新的磨合、機構改革的陣痛……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在州委、州政府領導的呵護、扶持下,如今德宏民族出版社又一次迎來了可以在自己的美好田園里繼續耕耘勞作、共謀發展壯大的良緣天機,重新站在了起跑線上。
展望未來,德宏民族出版人躊躇滿志:在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征程中,將緊密地團結在以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以改革為動力、發展為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力求做到:“穩固根基謀發展,四個積累求發展,深化改革促發展,再創輝煌奔小康”,讓德宏民族出版社這朵景頗山鄉珍奇的“斑色花”更加馨香四溢;讓德宏民族出版社這朵傣家田園特有的“板寶花”更加艷麗多彩……
德宏民族出版社榮譽
1991年8月,景頗文圖書《職責》榮獲第三屆中國民族文圖書文學創作優秀獎;
1993年10月,出版社榮獲第二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園丁獎”;
1999年9月,景頗文圖書《悠悠歲月》榮獲第四屆中國民族圖書三等獎;
1995年至2005年,史志年鑒圖書總計222種,分別榮獲中國地方志優秀圖書獎,國家和省級綜合特等獎,綜合一、二、三等獎;
漢文圖書《云南名木古樹》、《斑斕之旅--走進德宏》、《七彩云南快樂天堂》、《傣漢成語詞典》等圖書,分別榮獲云南省優秀圖書二、三等獎。
此外,《云南少數民族禁忌大觀》、《邊關巨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自治條例》(傣、景、載瓦文)、《宗教事務》(傣、傈僳文),《瞬間二十載》(載瓦文)等75種圖書,榮獲云南省書刊印刷“優質產品”獎。
原云南省新聞出版局賀全禮曾總結說:“德宏民族出版社在抓年鑒出版中抓出了特色,成了全省年鑒類圖書出版最多、獲獎最多的出版社。”除此之外,出版社在圖書印刷質量方面也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
幾年來,獲省“優質產品”獎33種;獲“部優產品”獎28種,《德宏年鑒》等圖書榮獲中國地方志“優秀圖書一、二等獎”共6種;一名編輯榮獲國家民族圖書評獎三等獎,五名編輯榮獲省二、三等獎,六名編輯榮獲省“優秀責任編輯獎”,兩名編輯榮獲省“優秀中青年編輯”稱號,兩名中共黨員分別被中共德宏州委和州委直屬機關黨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
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特色
唯一設在地級城市的民族出版社。
德宏民族出版社服務領域
立足本地,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以出版本地少數民族文字圖書為主,用修文、景頗文、載瓦文、傈僳文和漢文五種文種出版各民族讀者需求的各類圖書。
德宏民族出版社服務理念
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服務流程

常見問題
Q:什么是專著? |
A:指的是針對某一專門研究題材的,是著作的別稱。根據學術論文的長短,又可以分為單篇學術論文、系列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三種。一般而言,超過4—5萬字的,可以稱為學術專著。 |
Q:出版專著需要多少錢? |
A:大部分出書的作者都是自費出書,費用主要花費在編審、書號、設計排版以及印刷上,總的來說,出一本專著需要大概幾萬元左右。可以有一個人作者來獨立承擔,也可以采用合作專著的方式多個作者分攤。 |
Q:個人著作和合作專著有什么區別? |
A:個人著作指自己單獨出書,成果獨享,含金量高;合作專著指與他人合伙出一本書,合伙一般不超過3名作者,且職稱評審時,評審單位認可的不是所有的專著作者,通常只有專著的前兩名有用。 |
Q:如何查詢個人專著信息? |
A:個人專著只要是公開出版,不管采用的是哪種出版方式,都是要在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成功出版的個人專著,就可以在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凡是在新聞出版總署查不到的個人專著,要不還沒有成功出版,要不就是非正規出版。 |
Q:可以出版教材嗎? |
A:可以出版普通教材,規劃教材不行,規劃教材是由國家單位審定并指定教育部和出版社的。 |
Q:專著出版需要多長時間? |
A:大概是3-6個月左右。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主要是選題申報的時間、審校的時間、申請書號的時間、設計排版以及印刷的時間。其中選題申報時間大約在幾天到十幾天之間不等,申請書號的時間,差不多在1個月左右,設計排版和印刷的時間,通常也是幾天到十幾天之間不等;剩下的主要是審校的時間,一般來說在二十幾個工作日,但具體是需要看專著的內容情況,若在質量差不多的前提下,字數越少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當然若是書稿內容質量差,要修改的地方非常多,花費的時間會依據修改的程度越高而越長。 |
Q:書號申請流程? |
A:書號申請流程一般是這樣的:提交申報選題-出版社審核通過-擬定合同,繳納書號費用及其他費用-書稿三審三校-出版社提供書號條形碼上CIP數據備案-書籍設計印刷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