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出版社介紹
寧波出版社成立于1993年11月,2003年10月加入寧波日報報業集團,是一家兼具城市出版和媒體出版雙重特色的綜合性出版社。
寧波出版社現下設總編辦、發行部、財務部、事業發展部、數字出版部和六個編輯部,擁有寧波東海岸電子音像出版社、寧波市甬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金字齋書刊設計服務中心三個子機構。年出書品種1000余種,發行碼洋7000多萬元,創利930萬元左右。截至2014年底,全社總資產11418萬元。建社至今,共有超過310種次圖書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民間文藝山花獎、浙江省出版樹人獎、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省市級各類獎項,充分體現了兩個效益的均衡發展。2009年在首次全國經營性出版單位等級評估中,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二級出版社。
寧波出版社現有員工87人,其中編輯校對46人。員工隊伍中,碩士及以上學歷16人,本科學歷39人;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7人,中級職稱21人。社內有多名員工入選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寧波市領軍和拔尖人才、寧波市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人才等人才培養工程。
寧波出版社秉持“立足寧波、面向全國,優質高效、多出精品”的辦社宗旨,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經過二十年來的深耕細作,已逐步形成文化、社科、教育、少兒四大類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的圖書板塊。以《寧波通史》《中國藏書通史》《寧波商幫史》《中國越窯瓷》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學術品位高、文化價值大的文史類圖書受到了業內專家的好評;以《宋元四明六志》《甬上風華》《寧波舊影》《近代寧波城市的變遷與發展》《十里紅妝婚嫁傳說》《慈城年糕的文化記憶》等為代表的記錄歷史、傳承文脈的注重文化積累方面的圖書,體現了寧波出版人的文化責任;以《生死兄弟情》《真情少年》《浙東作家文叢》《一個都不放棄》《別嫌我們長得慢》等為代表的反映寧波當代文藝創作實力的原創文學作品,促進了寧波文藝的大繁榮;以《學習方法指導叢書》《課前課后同步練習》《小學常規課教學設計》等為代表的教育類圖書,也已成為廣大教師和學生成長的良師益友;以“立體紙模館”、“木頭人”系列為代表的少兒類圖書為我社在這一富有活力的市場中贏得了一席之地。另有《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萬斯同全集》《巴人全集》《中國扇骨竹刻》等重點圖書,列入國家古籍整理重點圖書出版規劃與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
與此同時,作為我社種子業務的數字出版經過多年的探索,在古籍資源庫建設、手機閱讀、電子書運營等多個方面扎實推進,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天一閣藏古籍珍本數字出版工程”入選2012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改革發展項目庫,“中小型出版社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在2014年被列入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項目,均獲得了國家財政部的資助。
2011年寧波出版社順利完成轉企改制。改制后,在新一屆班子帶領下,寧波出版社進一步明確了“做強出版,多元拓展”的發展定位,確立起“企業發展與員工成長”的發展目標,注重培育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并不斷深化內部改革,強化對外合作,加快轉型升級,著力提升專業化水平、產業化規模、市場化程度。目前,寧波出版社正積極謀求由原來紙質出版為主逐步向紙質、電子、音像、網絡等多介質出版轉型,由單一出版主業發展為主逐步向多元拓展融合發展轉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面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挑戰與困難,與大海相伴的寧波出版人,將以“崇德、尚責、樂學、善進”企業精神自勵,腳踏實地,埋頭苦干,開拓進取,迎難而上,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把寧波出版社推上一個更高的臺階,為寧波文化強市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寧波出版社榮譽
2017年
《甬上風物——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調查》獲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佳百優”圖書“特別榮譽獎”
《甬上風華——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獲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佳百優”圖書“十佳圖書”
《徐福東渡研究概述》獲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佳百優”圖書“百優圖書”
《寧波年鑒(2016)》獲第四屆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鑒類)一等年鑒
《阿拉寧波話(修訂版)》獲第26屆浙江樹人出版獎(圖書)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光盤檢索版)獲第26屆浙江樹人出版獎(電子音像)
《阿拉寧波話(修訂版)》入選2017浙版好書年度榜
2016年
《張泰榮日記》第二十五屆樹人出版獎提名獎
《寧波老味道》入選2016浙版好書年度榜
2016年
《指上的村莊》獲第七屆冰心散文獎
2015年
馬玉娟社長被評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中國越窯瓷》獲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
2014年
《一個都不放棄》獲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
《別嫌我們長得慢》獲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通俗讀本》獲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
2013年
《寧波商幫史》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四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
《中華龍傳說》獲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寧波商幫史》獲第二十二屆樹人出版獎
《中國越窯瓷》獲第二十二屆樹人出版獎
《寧波人家》獲浙江省第十屆對外傳播“金鴿獎”出版物評選二等獎
《我們·余姚風景大典》獲浙江省第十屆對外傳播“金鴿獎”出版物評選三等獎
2012年
《悵望千秋家國夢——寧波歷史人物叢談》獲第二十一屆樹人出版獎
《千峰翠色——中國越窯青瓷》獲第二十一屆樹人出版提名獎
《科學發展觀通俗讀本》獲2012年全國首屆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展示交流活動優秀教材
《雪蓮花——第二屆中國(浙江)廉政小小說大獎賽優秀作品集》獲2012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
《尋找有意義的教育》獲新京報2012年度教育類好書
《焦點解決治療:理論、研究與實踐》獲第七屆華東地區書籍設計雙年展中榮獲封面設計一等獎
《慈城年糕的文化記憶》獲2012年創意兩岸城市設計雙年展入選“兩岸最美的書”
2011年
《近代寧波城市變遷與發展》獲第二十屆樹人出版獎
《麥圈可可遠古大冒險》獲第二十屆樹人出版音像電子提名獎、省版協首屆優秀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編輯獎一等獎
《慈城年糕的文化記憶》獲第十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獎
《十里紅妝婚嫁傳說》獲第十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學作品獎
《抗日小英雄楊來西》獲浙版協第二屆優秀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編輯獎
2010年
《寧波通史》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
《寧波通史》獲第樹人出版獎
《寧波通史》獲浙江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基礎理論研究類一等獎
2009年
《活力與秩序——浙江立邦村農民工社區的理論研究》獲第十八屆樹人出版獎、浙江省局“三農”圖書嘉獎
《真情少年》獲第十八屆樹人出版獎、浙江省局優秀出版物嘉獎
《生死兄弟情》獲浙江省局優秀出版物嘉獎
《回眸三十年:寧波改革開放三十事三十人》獲2009年城市版協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優秀圖書特別獎
2008年
寧波出版社獲抗震救災表現突出出版社(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聯合發文)
《現在,我該怎么辦?——在危機中學會成長》獲優秀抗震救災出版物嘉獎
《戰冰雪——2008年寧波抗擊冰雪災害紀實》獲優秀抗震救災出版物嘉獎
《大愛感動中國——汶川大地震紀實》獲優秀抗震救災出版物嘉獎
《溫暖在第二故鄉》獲浙江省局“三農”圖書嘉獎
《行走的新聞——寧波:30個村莊的30年》獲浙江省局“三農”圖書嘉獎
《新農村工程建設管理基礎》獲浙江省局“三農”圖書嘉獎
《溪口旅游文化叢書》獲浙江省局優秀出版物嘉獎
2007年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獲第十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入選作品獎
《陽光文叢?看見》為第四屆魯迅文學獎(2004-2006)詩歌獎得主榮榮獲獎作品
《中國的吉普賽人:慈城墮民田野調查》獲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藝學術著作一等獎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獲第十六屆浙江樹人出版獎特等獎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獲浙江省局嘉獎
《天一閣珍藏系列》獲浙江省局嘉獎
《浙東學派當代名家:傅璇琮學術評論》獲浙江省局嘉獎
《寧波新印象叢書·品牌寧波》獲浙江省局嘉獎
2006年
《明清竹刻》獲第十五屆浙江樹人出版提名獎
《農村致富經》獲浙江省局“三農”圖書嘉獎
2005年
《中國遠古文化》獲第十四屆浙江樹人出版獎
《少年心事》入選百種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優秀圖書書目
《民族之魂》獲浙江省新聞出版局嘉獎
2003年
《中國藏書通史》獲第十二屆浙江樹人出版獎榮譽獎
《中國服飾通史》獲第十二屆浙江樹人出版獎提名獎
《非典時期的愛與痛》獲第十二屆浙江樹人出版獎抗非典特別獎
2002年
《中國藏書通史》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
寧波出版社出版特色
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經過二十年來的深耕細作,已逐步形成文化、社科、教育、少兒四大類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的圖書板塊。
寧波出版社服務領域
文化、社科、教育、少兒四大類。
寧波出版社服務理念
立足寧波、面向全國,優質高效、多出精品。
服務流程

常見問題
Q:什么是專著? |
A:指的是針對某一專門研究題材的,是著作的別稱。根據學術論文的長短,又可以分為單篇學術論文、系列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三種。一般而言,超過4—5萬字的,可以稱為學術專著。 |
Q:出版專著需要多少錢? |
A:大部分出書的作者都是自費出書,費用主要花費在編審、書號、設計排版以及印刷上,總的來說,出一本專著需要大概幾萬元左右。可以有一個人作者來獨立承擔,也可以采用合作專著的方式多個作者分攤。 |
Q:個人著作和合作專著有什么區別? |
A:個人著作指自己單獨出書,成果獨享,含金量高;合作專著指與他人合伙出一本書,合伙一般不超過3名作者,且職稱評審時,評審單位認可的不是所有的專著作者,通常只有專著的前兩名有用。 |
Q:如何查詢個人專著信息? |
A:個人專著只要是公開出版,不管采用的是哪種出版方式,都是要在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成功出版的個人專著,就可以在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凡是在新聞出版總署查不到的個人專著,要不還沒有成功出版,要不就是非正規出版。 |
Q:可以出版教材嗎? |
A:可以出版普通教材,規劃教材不行,規劃教材是由國家單位審定并指定教育部和出版社的。 |
Q:專著出版需要多長時間? |
A:大概是3-6個月左右。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主要是選題申報的時間、審校的時間、申請書號的時間、設計排版以及印刷的時間。其中選題申報時間大約在幾天到十幾天之間不等,申請書號的時間,差不多在1個月左右,設計排版和印刷的時間,通常也是幾天到十幾天之間不等;剩下的主要是審校的時間,一般來說在二十幾個工作日,但具體是需要看專著的內容情況,若在質量差不多的前提下,字數越少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當然若是書稿內容質量差,要修改的地方非常多,花費的時間會依據修改的程度越高而越長。 |
Q:書號申請流程? |
A:書號申請流程一般是這樣的:提交申報選題-出版社審核通過-擬定合同,繳納書號費用及其他費用-書稿三審三校-出版社提供書號條形碼上CIP數據備案-書籍設計印刷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