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辭書出版社介紹
上海辭書出版社是中國第一家出版工具書的專業出版社。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8月的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1978年1月改稱現名。主要出版綜合性辭典,語文辭典、字典,專科辭典,以及手冊、年表、索引、年鑒等。編輯出版辭書學專業刊物《辭書研究》,還出版了《兒童辭海》、《中國電影》等光盤。
截至2011年4月,全社現有職工150余人,設有《辭海》編纂處,以及6個編輯中心,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編輯隊伍,有各類編輯職稱者近8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近50人。1978年以來已出版各類圖書2000余種。
1978年以來已出版各類圖書600余種,印數達6000余萬冊。《辭海》等9種書榮獲國家圖書最高獎-—國家圖書獎,《中國成語大辭典》等13種書榮獲國家辭書最高獎——國家辭書獎,獲獎數量和等次名列地方出版社第一。1994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署表彰為全國優秀出版社。
多年來,與海內外多家出版社開展了一系列版權貿易業務,合作出版了《辭海》、《唐詩鑒賞辭典》、《宋詩鑒賞辭典》、《唐宋詞鑒賞辭典》、《中國文學大辭典》、《中國成語大辭典》、《外國通俗名曲鑒賞詞典》、《中國名畫鑒賞辭典》、《中國美術辭典》、《同義詞詞林》、《現代漢語虛詞用法小詞典》、《化學詞典》等書的海外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榮譽
1978年以來,上海辭書出版社先后獲得國家圖書獎15項、中國辭書獎25項、中國出版政府獎4項、“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獎5項,中華優秀出版物獎2項,1994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表彰為全國優秀出版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特色
上海辭書出版社的發展目標是,創建有特色的、現代化的一流出版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服務領域
主要出版各類綜合性辭典、語文辭典、專科辭典、方志、年鑒等,以及各類學術與大眾讀物。
上海辭書出版社服務理念
出書方針是,高質量、多層次,富有文化內涵,填補學科空白,創造一流精品,滿足讀者需要。
服務流程

常見問題
Q:什么是專著? |
A:指的是針對某一專門研究題材的,是著作的別稱。根據學術論文的長短,又可以分為單篇學術論文、系列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三種。一般而言,超過4—5萬字的,可以稱為學術專著。 |
Q:出版專著需要多少錢? |
A:大部分出書的作者都是自費出書,費用主要花費在編審、書號、設計排版以及印刷上,總的來說,出一本專著需要大概幾萬元左右。可以有一個人作者來獨立承擔,也可以采用合作專著的方式多個作者分攤。 |
Q:個人著作和合作專著有什么區別? |
A:個人著作指自己單獨出書,成果獨享,含金量高;合作專著指與他人合伙出一本書,合伙一般不超過3名作者,且職稱評審時,評審單位認可的不是所有的專著作者,通常只有專著的前兩名有用。 |
Q:如何查詢個人專著信息? |
A:個人專著只要是公開出版,不管采用的是哪種出版方式,都是要在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成功出版的個人專著,就可以在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凡是在新聞出版總署查不到的個人專著,要不還沒有成功出版,要不就是非正規出版。 |
Q:可以出版教材嗎? |
A:可以出版普通教材,規劃教材不行,規劃教材是由國家單位審定并指定教育部和出版社的。 |
Q:專著出版需要多長時間? |
A:大概是3-6個月左右。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主要是選題申報的時間、審校的時間、申請書號的時間、設計排版以及印刷的時間。其中選題申報時間大約在幾天到十幾天之間不等,申請書號的時間,差不多在1個月左右,設計排版和印刷的時間,通常也是幾天到十幾天之間不等;剩下的主要是審校的時間,一般來說在二十幾個工作日,但具體是需要看專著的內容情況,若在質量差不多的前提下,字數越少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當然若是書稿內容質量差,要修改的地方非常多,花費的時間會依據修改的程度越高而越長。 |
Q:書號申請流程? |
A:書號申請流程一般是這樣的:提交申報選題-出版社審核通過-擬定合同,繳納書號費用及其他費用-書稿三審三校-出版社提供書號條形碼上CIP數據備案-書籍設計印刷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