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投稿時請認真選擇通訊作者,后續通知及樣刊和稿費的發放將以通訊作者為準。
上刊作者以原稿為準,不能修改。
編輯部收到稿件后,10個工作日之內通知作者專家審稿結果(個別稿件最遲延長到一個月)。
文章錄用后,需繳納1200元版面費,同時本刊支付作者稿酬。
本刊版面費包括審稿費、編輯費等,如撤稿,將扣除已產生的各項費用。
文章發表后1個月左右向通訊作者寄出稿酬(包括相關數據庫的稿酬);《產業技術》與《產業信息》欄目不付稿酬。
限于篇幅,編輯部對稿件有權刪改。
請勿一稿兩投。
稿件凡經本刊使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本刊擁有其作品的紙介質出版權,以及匯編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本刊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酬。本刊對所刊載的文章享有版權,未經本刊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摘編。
如何提高稿件的錄用率
本刊自創刊以來,來稿日漸增多,稿件的錄用率在逐漸降低。對于眾多的來稿,我刊錄用的條件是,遵循期刊的定位與特點,堅持先進性、實用性、可讀性與“對路”性。
“先進性”:指技術先進、器件先進、思路先進。先進性保證了文章的引導作用。有些作者在文章中介紹了自己的項目成果,技術透明度也很高,但使用的器件陳舊,方法落后,很難錄用。
“實用性”:指可提供給讀者多少可引用的技術內容。實用性體現了文章的存在價值,在文章中表現為技術的透明度,特別是一些關鍵的技術內容能否毫不保留地奉獻給讀者。
“可讀性”:指文章的思路、文字敘述、文章結構易被讀者理解,不產生歧義。可讀性保證了作者的文章很容易被廣大讀者領會和引用。技術內容的不完整性,是一個常見的可讀性差的表現。
“對路性”:指來稿符合本刊的專業定位標準。有不少稿件內容很好,只是不太對路,未能錄用,十分可惜。
為了提高文章的入選率,本刊建議:
①單純產品或項目成果介紹的文章中,突出技術內容,不要面面俱到。不是讓別人了解你的項目成果,而是要讓讀者了解您在項目中解決了哪些關鍵問題,有哪些可以被別人引用的技術。
②《新器件新技術》的來稿中,應以較大篇幅進行分析與綜合,要有自己的見解,盡量能在試用過的基礎上,補充一些手冊上沒有,而在使用中常會遇到的問題。
③《應用天地》欄目中的文章,除了要求有技術的透明性與完整性外,還要注意“對路”性,即圍繞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的基礎性、普通性的應用技術。
每種技術期刊都有自己的技術定位、專業方向與推廣重點。為了不影響未入選的優秀稿件能在相關的刊物發表,本刊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稿件審閱工作并回復作者,以便未錄用稿件能及時改投其他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