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q0oyq"><dd id="q0oyq"></dd></s>
    <center id="q0oyq"><table id="q0oyq"></table></center>
    <center id="q0oyq"><object id="q0oyq"></object></center><dl id="q0oyq"></dl>
    <dl id="q0oyq"></dl>
    <input id="q0oyq"><dd id="q0oyq"></dd></input>
    加急見刊
    主頁 > 學術期刊 > 華夏醫學 > 華夏醫學投稿要求

    華夏醫學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華夏醫學雜志投稿須知:

    稿件撰寫要求

    1.1文題文題力求簡明、醒目,應準確地反映論文的主題,不超過25個字。題目一般采用短語形式,而不采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句子。勿用“……的研究”,“……的觀察”等。勿用非公知的縮略詞、縮寫字符和代號等。盡量不用縮略語。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

    1.2作者信息作者姓名按對研究貢獻大小和論文承擔的責任之輕重依次排列在文題下,在姓名的右上角標注單位序號(僅一個單位不標注)。一般不超過10位,并標明所有作者單位的全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同時請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簡介(出生年月,籍貫,性別,職稱,研究方向)、聯系電話以及電子郵箱標注在文末。

    1.3摘要本刊一律采用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段結構式摘要。具體要求:(1)目的:需與正文前言相一致,與結論相呼應。(2)方法:需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稱、病例數和必要的分組情況。(3)結果:與研究結論相關的主要結果及數據、統計學意義均應列出,并與文內核實無誤。(4)結論:需與研究目的相呼應。中文摘要一般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與之相對應。論著須附英文摘要與關鍵詞,并請譯出文題,作者姓名(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符)、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所有作者應全部列出英文姓名。

    1.4關鍵詞關鍵詞盡量采用《醫學索引》(IndexMedicus)的《醫學主題詞表》(MeSH)所列的詞,一般需標引3~8個。如表中無相應的詞,處理辦法有:(1)可選用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2)可根據樹狀結構表選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題詞。必要時可采用自由詞,并排列于最后。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醫學主題詞表》還原為全稱,如“HBsAg”應標引為“肝炎表面抗原,乙型”。關鍵詞之間用“;”分隔。

    1.5研究設計當研究對象為人時,作者應說明研究方案是否符合人體試驗倫理學標準,并得到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受試者在受試前是否知情同意,獲口頭同意還是書面同意?調查設計應交代是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交代具體的設計類型,如屬于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或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交代屬于第幾期臨床試驗、采用了何種盲法措施、受試對象的納入和剔除標準等。應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1.6正文層次結構文稿標題按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一級標題用1……,二級標題用1.1……,余類推。通常設2~3級,不超過4級。文內標題力求簡短,一般不超過15個字。

    1.7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本課題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義。一般不超過250字。不應與摘要及討論部分的內容重復。

    1.8對象與方法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條件和手段,也是判斷論文科學性、先進性的主要依據,描述應翔實、具體,使他人有重復驗證的可能性。主要應突出本研究工作的特點,如是一般人群應說明抽樣方法等;患者應說明性別、年齡、診斷及其標準等;關鍵性試劑、藥品和測試儀器,應說明品種、規格、型號和來源。中藥處方必須全部列出。一般方法可引文獻,如有創新或改進,則應具體描述。還應具體交代統計學設計方法。

    1.9結果應真實、準確地表達研究所獲得的數據。可用文字、圖或表表達,但三者不應重復。所有數據需經統計學處理,具體寫出描述性統計量、檢驗性統計量和P值。不引證他人資料,不展開討論,僅強調或概述重要的觀察結果。

    1.9.1圖表圖表要精選并應有“自明性”,即只看圖表、圖表題目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圖和表不要重復同一數據,每篇一般不超過4個。每個圖表都應有序號和題目,序號應在正文中出現。線條圖橫縱坐標必須標注量、單位國際符號。圖序、圖題和圖注置于圖下方。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或無法放在表前文字中統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可以加一條分界欄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表內一般用阿拉伯數字,上下行位數對齊;數據必須準確,與正文一致。照片要清晰,并標有縮放比例。

    1.9.2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為準,亦可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匯》。如大腸埃希菌(不再使用“大腸桿菌”)、腦梗死(不用“腦梗塞”)、三酰甘油(不用“甘油三酯”)等。藥物名稱用藥品通用名,不用商品名。

    1.9.3縮寫詞文題一般不使用縮略語,正文內也盡量不用,文中應盡量少用。必須使用時應于第1次出現處先標注其全稱,然后括號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綜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已被公認常用的縮寫詞可不加說明直接引用(如HBsAg、DNA、CT,等)。

    1.9.4計量單位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文稿中應正確使用和書寫量和單位的名稱和符號,量符號以斜體拉丁或希臘字母表示(pH用正體),如:kg(千克),m(米)等。圖表中表示數量的量和單位時,應采用“量/單位”的標準化形式,即把量符號寫作分子,單位符號寫作分母。例如,t/h(時間單位“小時”),p/kPa(壓力單位“千帕”)等。不論使用的量濃度或質量濃度,一般使用L(升)作為人體檢驗組分濃度基準單位的分母。分子分母不應同時用詞頭,如5μg/mL應改為5mg/L。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mg·kg-1·d-1”不能寫為“mg/kg/d”,也不能寫為“mg/kg·d-1”。帶長度單位的每個數值后的單位不能省略,如40mm×20mm×30mm,不能寫成40×20×30mm,也不能寫成40×20×30mm3。

    1.9.5數字用法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數值的修約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則,應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數進上去,5后為零看左數,左數奇進偶舍棄”。數值范圍的表示形式:5至10應為5~10;,5萬至10萬應為5萬~10萬,不能寫成5~10萬;3×109至5×109應為3×109~5×109或(3~5)×109,不能寫成3~5×109;60%~70%不能寫成60~70%.(56.2±0.7)%不寫作56.2±0.7%,也不寫成56.2%±0.7%,分數的分號用斜線表示,數學公式例外。

    1.9.6統計學處理的表述樣本的算術平均數±標準差用英文小寫字母表示χ±s(中位數仍用M);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X;t檢驗用英文小寫t;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自由度用希文小寫υ;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號均用斜體。報告統計學檢驗的結論時,對P值小于或等于檢驗水準(一般為0.05)的情況,一律描述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寫明P的具體數值或相應的不等式,不再采用將P<0.O5描述為“差異有顯著意義(或差異有顯著性)”、將P<0.O1描述為“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或差異有非常顯著性)”的表達方法。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況下,一般情況下選用P>O.05,P<0.05和P<0.O1三種表達方式即可滿足需要,無須再細分為P<0.001或P<0.0001,但建議增加使用OR值和95%可信區間(CI)

    1.10討論討論應著重本文的新發現及得出的結論,論據充分、邏輯合理。勿過多重復結果的內容。不能以文獻復習代替對自己資料的分析和立論。

    1.11參考文獻 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格式如下:

    專著(書籍) 序號主要責任者.書名[文獻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選擇項).版本(如是第1版不用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選擇項).例如:[1]黃敬亨.健康教育學[M].第2版.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3~4.

    專著或論文集中析出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見:編者.書名(或文集名)[文獻類型標識]..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例如:[2]胡錦華.跨世紀的中國健康教育機構將走向何方.見:郭子恒,朱慶生主編.健康教育——人人健康之路.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2.70~77.

    連續出版物(期刊)中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責任者.析出題名[文獻類型標識]..析出其它責任者(選擇項).原文獻題名,版本:在原文獻的位置.例如:[3]顧呈華,劉協.葛根素對酒精誘發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江蘇預防醫學,2006,17(3):69-7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清市| 安阳县| 灵璧县| 长丰县| 东丽区| 大名县| 金堂县| 潮安县| 石嘴山市| 吴旗县| 揭阳市| 涟源市| 鹰潭市| 阿图什市| 永川市| 海宁市| 仁怀市| 山阴县| 筠连县| 洱源县| 芒康县| 乌鲁木齐县| 乾安县| 灵璧县| 屏南县| 海伦市| 宁化县| 温宿县| 壤塘县| 康乐县| 甘洛县| 玉溪市| 宜兰县| 磐安县| 田东县| 南江县| 商洛市| 武穴市| 东海县| 潞城市|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