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q0oyq"><dd id="q0oyq"></dd></s>
    <center id="q0oyq"><table id="q0oyq"></table></center>
    <center id="q0oyq"><object id="q0oyq"></object></center><dl id="q0oyq"></dl>
    <dl id="q0oyq"></dl>
    <input id="q0oyq"><dd id="q0oyq"></dd></input>
    加急見刊
    主頁 > 學術期刊 >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 >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投稿要求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原名《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連續入選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等國內外重要數據庫收錄。本刊創辦于1993年,辦刊宗旨為發掘祖國醫學脾胃理論精華,傳播中西醫結合診療消化系統疾病基礎理論與臨床研究成果,重點關注國內外有關消化系統疾病的新技術、新藥物、新療法。

    1欄目設置

    本刊理論結合臨床、中西醫并重,以廣大中西醫臨床醫師和科研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辟有指南與共識、述評、專家筆談、臨床研究、實驗研究、研究報告、綜述、進修苑、學術探討、技術與方法、經驗交流及病例報告等欄目。

    2文稿要求

    2.1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

    當論文的主體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機構或國家人體試驗委員會制訂的倫理學標準及赫爾辛基宣言(2013年修訂版),并提供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文件及受試者或其直系親屬的知情同意書。當報告動物實驗時,作者應說明是否遵循了機構或國家制訂的實驗動物管理與使用指南。

    涉及人體的臨床試驗包括:①采用現代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中醫藥學和心理學等方法對人的生理、心理行為、病理現象、疾病病因和發病機制,以及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進行研究;②醫學新技術或醫療新產品進行人體試驗研究;③采用流行病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方法收集、記錄、使用、報告或者儲存有關人的樣本、醫療記錄、行為等科學研究資料的活動。

    2.2基金項目

    論文所涉及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在文章首頁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其編號。多項基金應依次列出,并附基金項目復印件。

    2.3作者署名

    作者必須同時滿足國際醫學雜志編輯委員會規定的以下4條標準:①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解釋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④除了負責本人的研究貢獻外,同意對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誠信問題負責者。未滿足全部四條標準者應該在文后致謝。通信作者一般只列一位,在投稿、同行評議及出版過程中負責與期刊聯絡并回復意見與要求,并在論文發表后回應讀者的評論。作者中如有外籍人員,應附外籍作者親筆簽名同意在該刊發表的函件。作者排序原則上以貢獻大小為先后排序,由論文署名作者在投稿前共同商定,投稿后原則上不得變更。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該論文產出單位證明、所有作者親筆簽名的署名無異議的書面證明,以及所有作者的貢獻聲明。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其右上角標以阿拉伯序號,同時在相對應的工作單位前上標以相同序號,工作單位一律標注到科室。

    2.4作者單位

    作者單位通常是指作者隸屬的行政機構名稱或完成該項研究工作的單位。如作者隸屬的行政機構與完成課題選題、研究方案設計、進行研究工作和提供研究條件的機構不一致時,則以提供研究條件和完成研究工作的機構為作者第一單位;如果不能作為第一單位,則需同時提供現單位和資料來源單位的介紹信和論文授權書。

    2.5文題

    文題力求簡明、醒目,用詞應有助于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一般使用充分反映文章主題內容的短語,不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不使用標點。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字,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文題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盡量不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等,也不宜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

    2.6摘要

    所有論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應包括文題、全部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的每個字母均大寫,名字首字母大寫,雙名連寫)及工作單位、工作單位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和國名。論著的摘要內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與結論(Conclusion)四個部分,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經驗交流等短篇以及綜述僅提供指示性摘要:經驗交流的摘要只需簡要寫出病因病機、獨到的診治經驗即可;綜述的摘要應簡要寫出該綜述的目的(界定研究范圍、確定研究對象)和結論(文獻檢索、分析和綜合后所得出的結論及應用范圍和價值,包括該綜述所納入研究的局限性和對綜述本身的局限性進行討論,以評估結果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7關鍵詞

    每篇文章均需標引2~5個關鍵詞,按照反映主題的重要性排序,表達核心主題因素的關鍵詞排在前面,表達非核心主題因素的關鍵詞排在后面,各詞之間用分號“;”隔開。盡可能選用《醫學主題詞表(MeSH)》上的主題詞,中譯名按《漢語主題詞表》及《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或最新版本《英漢醫學詞匯》標示。不得使用縮略語作關鍵詞。中、英文關鍵詞應在數目、概念、排序上保持一致。

    2.8內容要求

    2.8.1述評述評是對某一領域的研究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歸納和評價,其觀點應反映學術界主流趨勢。一般由編輯部約請該領域內知名專家撰寫。

    2.8.2論著(包括臨床研究、實驗研究、研究報告)論著類論文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和實用性,資料真實、數據準確、論點明確、層次清晰。應按照不同的研究設計遵守其報告條目清單,如:隨機試驗的CONSORT,觀察性研究的STROBE,系統綜述/meta分析的PRISMA以及診斷試驗的STARD等。①前言: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論依據、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并突出該研究的創新性。只引用切題的參考文獻,無須進行文獻綜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數據或結論,一般不超過250字。②資料與方法:描述研究對象(包括對照組)的選擇及其基本情況,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研究方法中應明確提出研究類型,包括:臨床研究或實驗研究;前瞻性研究或回顧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非隨機對照研究或隨機對照研究。a.研究對象為患者,需注明病例和對照者來源、選擇標準及例數、性別、年齡、藥物劑量、用藥途徑、療程等一般情況。b.研究對象為動物,需注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數量、來源、性別、年齡、體重、飼養條件和健康狀況等。c.個人創造的方法應詳細說明“方法”的細節,以備他人重復;改進的方法應詳述改進之處,并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原方法的出處;原封不動使用他人方法,應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方法的出處,無須展開描述。藥品及化學試劑使用通用名稱,并注明劑量、單位、純度、批號、生產單位、生產時間及給藥途徑。d.計算樣本量,對數據分布類型、數據形態、統計學分析方法、數據轉換方法、轉換前后的分布類型、缺失值的處理方式、填補策略、變量的賦值方式、檢驗水準校正方式等統計學方法進行詳述。③結果:按邏輯順序在正文、表格和圖中表達所得結果;對陽性和陰性結果都應該進行描述;不要在正文中重復圖表中的所有數據,僅需強調或概述最重要的觀察結果;方法中提及的主要和次要結局指標都應提供數據;結果的敘述應實事求是,客觀真切,合乎邏輯,層次分明,不應與討論內容混淆。④討論:著重討論研究中的新發現及從中得出的結論,包括發現的意義及其限度,及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如果不能導出結論,也可以進行必要的討論,提出建議、設想、改進的意見或待解決的問題;應將研究結果與其他有關的研究相聯系,并將本研究的結論與目的相關聯;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結果部分詳述過的數據或資料;避免在論據不足時妄下斷言和結論。

    2.8.3綜述綜述是對某一領域內某一問題的研究現狀,可結合作者的研究結果和觀點進行客觀歸納和陳述。應選擇目前研究進展較快的主題,盡量選擇5年以內的文獻進行綜述。

    2.9醫學名詞

    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名詞為準。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中醫名詞術語按GB/T16751.1/2/3—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證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20348—2006《中醫基礎理論術語》執行。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不應使用商品名;中藥應采用正名,藥典未收錄者應附注拉丁文名稱。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尚未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以及原詞過長、在文中多次出現者,若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在圓括號內寫出縮略語;若為英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中文全稱,在圓括號內寫出英文全稱和英文縮略語。臨床醫師比較熟悉的常用詞匯在正文中首次出現時給出中文全稱和英文縮略語即可,再次出現時直接使用縮略語。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不宜使用縮略語,以免影響論文的可讀性。

    2.10計量單位

    執行GB3100~3102—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所有部分)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具體執行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且斜線和負數冪不可混用,如ng/kg/d應采用ng·kg-1·d-1或ng/(kg·d)的形式,但不可采用ng/kg·d-1的形式。凡是涉及人體及動物體內的壓力測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為計量單位,但首次使用時應注明mmHg或cmH2O與kPa的換算系數(1mmHg=0.133kPa,1cmH2O=0.098kPa)。在描述離心時應使用重力加速度(×g)表示,如用r/min表示,則應注出半徑。

    2.11統計學方法

    詳細描述統計學方法,提供并說明所使用的統計學軟件及版本;按GB/T3358.1—2009《統計學詞匯及符號》的有關規定,統計學符號一律采用斜體。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況下,一般選用P>0.05、P<0.05、P<0.01三種表達方式,無須再細分為P<0.001或P<0.0001。

    2.12圖表

    圖表應分別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且在正文中有標示。圖表中的術語、數值、符號等應與正文以及同一文本中其他圖表中的表述一致。表格建議采用三線表,避免使用豎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表身中單元格內“空白”代表未測、無此項或不適用,“—”或“…”代表未發現、無法獲得,“0”代表實測結果為零。圖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若刊用人像,應征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實物照片涉及尺寸者應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標度。引用他人的插圖應獲得著作權人的書面許可并注明來源。

    2.13數字

    執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附帶長度單位的數值相乘,每個數值后單位不能省略,應按下列方式書寫:50cm×80cm×100cm。

    2.14參考文獻

    執行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參考文獻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且為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章,應注重權威性和時效性,以近3年為宜。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位全部著錄;超過3位只著錄前3位,后加“,等”或“,etal”等字樣。作者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文作者“姓”全部著錄,“名”可縮寫為首字母。

    示例如下:

    [期刊]

    [1]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消化腫瘤協作組,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早癌協作組,等.中國整合胃癌前病變臨床管理指南[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22,30(3):163-183.

    [2]FordAC,MahadevaS,CarboneMF,etal.Functionaldyspepsia[J].Lancet,2020,396(10263):1689-1702.

    [專著]

    [1]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2]HamiltonSR,AaltonenLA.WorldHealthOrganizationClassificationofTumorsPathologyandgeneticsoftumorsofdigestivesystem[M].Lyon:IARCPress,2000:143-257.

    [學位論文]

    [1]杜佳欣.腸道菌群組成影響低FODMAPs飲食治療IBS患者的臨床療效[D].濟南:山東大學醫學院,2016.

    3投稿要求

    登陸投稿審稿系統(www.whuhzzs.com)進行注冊(請將姓名、單位、郵政編碼、E-mail地址和電話等信息填寫完整,已注冊過的作者不要重復注冊),注冊完畢點擊“登錄”進行網上投稿,并同時上傳倫理審批證明、受試者知情同意書、基金項目證明文件(如文中涉及)和《武漢協和醫院雜志社論文介紹信》(進入“作者投稿系統”下載并加蓋公章后上傳,先不必填寫稿件編號)。投稿成功后,作者會收到包含稿件編號的收稿回執。作者可在網上查詢稿件處理情況,如欲投他刊,請務必與本刊聯系(電話:027-85726342-8818,E-mail:zgzxyjhxhzz@whuh.com)。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期2個月未修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來稿一經接受刊登,須全體作者親筆簽署《武漢協和醫院雜志社論文授權書》,連同《武漢協和醫院雜志社論文介紹信》一并寄至本刊編輯部,論文的專有使用權即歸《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編輯部所有;《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編輯部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盤版、APP終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論文,未經《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編輯部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稿件刊登后贈送當期雜志2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天等县| 扶绥县| 太康县| 浦东新区| 马边| 屏东市| 山东省| 大埔县| 定安县| 灵宝市| 桂东县| 四子王旗| 乌拉特前旗| 临清市| 泰和县| 女性| 沈阳市| 涪陵区| 碌曲县| 务川| 镇巴县| 甘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突泉县| 墨脱县| 巴青县| 宜黄县| 宁强县| 邵阳县| 军事| 二连浩特市| 松溪县| 石渠县| 勐海县| 天祝| 榆中县| 抚宁县| 凤阳县| 汾西县|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