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投稿須知:
1.本刊涵蓋領域為:應用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酶組織化學、免疫熒光組織化學、超微結構細胞化學、放射自顯影、原位雜交組織化學、體視學及圖像分析等形態(tài)學相關技術、細胞及分子生物學技術、流式細胞術進行基礎及臨床研究的相關論著。刊登研究范圍包括但不限定于細胞、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及功能研究;炎癥、腫瘤、遺傳性疾病的病理改變及相關機制探討;感染性疾病的醫(yī)學檢驗;免疫細胞治療、干細胞治療、腫瘤疫苗等生物學治療的相關研究。本刊辟有“論著”、“綜述”、“研究通訊”、“新技術交流”、“教學探討”等欄目,將會及時報道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及其他生命科學領域應用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
2.從2015年8月起本刊官網正式啟用,網址為http://cjhc.bosihw.cn/,同時編輯部全部采用稿件遠程管理系統(tǒng)進行投稿、查稿、發(fā)稿和審稿,此后概不接受紙質稿件,敬請新老作者、讀者海涵并留意。
3.來稿請登錄http://cjhc.bosihw.cn/,根據頁面指示進行注冊和投稿。(注意:注冊時填寫的QQ郵箱務必是第一作者的常用郵箱,系統(tǒng)自動返回任何審稿意見都會發(fā)至該郵箱,請作者及時查收,以免耽誤您的稿件進度。)文稿請使用word格式(.doc文件),文中涉及到的圖片請另外單獨打包一份上傳系統(tǒng),滿足分辨率300dpi,tiff或psd格式,不要合并圖層(方便編輯修改、重排任何組件)。作者需下載并填寫《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論文投稿單位介紹信》(簡稱介紹信)及《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論文授權書》(簡稱授權書)。介紹信需經作者單位主管學術的部門審核、蓋章,說明本文已征得其他作者同意,共同對論文負責,并聲明同一資料未一稿多投。作者單位負責稿件的保密審查。作者將單位審核、蓋章的介紹信及授權書原件掃描或拍攝成照片發(fā)送至編輯部郵箱,同時文章中請注明通訊作者郵箱、qq或者聯(lián)系電話。
4.通過稿件遠程管理系統(tǒng)成功投稿后,請作者支付審稿費200元(編輯部實收40元,另160元將在稿件刊出后以稿費的名義發(fā)放給作者,如稿件未通過預初審,我刊將退還200元審稿費),因疫情原因不便去郵局領取匯款,統(tǒng)一通過支付寶支付審稿費,支付寶賬號可以發(fā)郵件詢問編輯部(郵箱:cjhc-editor@cjhc.org.cn)。歡迎作者加入組化雜志QQ交流群:378146114,便于編輯老師與作者及時溝通稿件修改事宜,刊物出版后,各位作者即可自行退群。本刊實行責任編輯初審、同行專家外審、常務編委會終審三級審稿制度。稿件經審查確認刊載后,作者會收到編輯部的論文刊出通知書,作者需按錄用通知書支付論文發(fā)表費。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制工本費。論文發(fā)表費和彩圖印制工本費統(tǒng)稱版面費,版面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經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論文刊登后編輯部將酌致稿酬(已包含其他形式的出版稿酬),并贈送當期雜志2本。
5.研究專著全文(包括參考文獻、外文摘要、表和文內插圖、中英文圖版說明),一般不超過6000字。綜述一般不超過5000字,需附英文摘要。研究通訊每篇限600字,可用英文撰寫(需附中文稿),附插圖、表、參考文獻和關鍵詞。簡化字以1986年10月15日《人民日報》重新發(fā)表的《簡化字總表》為準,勿使用繁體字或異體字。參考文獻、外文摘要、英文圖版說明使用4號字。
6.標題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不同層次間加圓點隔開,一般不超過3級。
如:第一級:1., 2.,3.等
第二級:1. 1,1.2,......;2. 1,2.2,......;3.1,3.2,......,等。
第三級:1.1.1,1.1.2,......;2.1.1,2.1.2,......;3.1.1,3.1.2,3.1.3等
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等用居中標題。
7.本刊使用的計量單位(含正文、公式和圖表),一律以國務院1984年2月27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
8.文中凡表明確實數(shù)量者,一律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如2~4 kg,13~15 ℃,1/4,4.5倍,1991年7月12日12時,20世紀80年代等。4位或4位以上數(shù)字,采用國際通行的三位分節(jié)法。節(jié)與節(jié)之間空半個阿拉伯數(shù)字的位置。本刊不用“,”號分節(jié)。全文同一項保留的小數(shù)位應相同,表內數(shù)據須與正文相符。
9.表和圖:表(三線表)和圖的設計應正確、合理、易懂。在正文中要表示該圖表所在位置,標明圖表號、圖表題、圖表注等文字說明。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或統(tǒng)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等),則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
10.本刊可刊登彩色圖片和黑白圖片,要求圖版清晰、層次分明、反差適度。插圖照片每版拼圖不得大于140×180 mm,由多幅小圖拼成一幅大圖時,相鄰兩圖之間(上下及左右)留1~2 mm間隙;所有插圖均以TIFF或PSD格式制作保存,圖中符號或文字標注圖層不得合并,其中光鏡、電鏡等實物圖片像素不低于每平方英寸300點,線條圖、模式圖像素每平方英寸600點;光鏡或電鏡片以TIFF或PSD格式制作保存,圖中光鏡與電鏡照片在圖右下方標注長度標尺,如1 μm;左下角為圖序號,注明作者、文題、序號及方向。
11.論文題目要簡潔、直接、正確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一般在20字左右,避免以研究項目題目作為論文標題,如不要用“×××××對×××××的影響”、 “×××××在×××××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之類的標題。題目應避免使用化學式、公式和本專業(yè)不熟悉的縮寫詞及商品名。
12.論文署名不宜過多,應限于參加本文研究并能解答本文有關問題者。用*在姓名右上角注明通訊作者。
13.工作單位:于作者署名下一行寫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城市、郵政編碼。如為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可在姓名右上角分別用1,2等上標標明作者,在單位第一字左上角分別用1,2等上標標明單位。
14.摘要:正文前撰寫4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不分段,不用縮略詞。主要內容為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的簡述,著重說明本文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現(xiàn),對結果只做概括性定性描述,不注明統(tǒng)計學具體數(shù)據和統(tǒng)計學處理處理的概率,如不要出現(xiàn)“×××××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等表述(注意,其中的P英文大寫斜體)。
15.關鍵詞:關鍵詞以5~7個為宜,盡可能采用Index Medicus最近一年 1月份第1期Part2上的主題名詞,以便國際電腦文獻檢索。中文關鍵詞參照《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圖書館(譯)醫(y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北京: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情報研究所,1983年出版,1993年再版)。
16.英文摘要:題目(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必須大寫,但冠詞the,a不必大寫,單音節(jié)的介詞如:in,on,of,with等不必大寫)、作者、工作單位和關鍵詞均應與中文一致。地址后一律加英文China。中國人姓名用漢語拼音,如:王明華為Wang Minghua。正文應與中文摘要一致,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實驗結果及主要數(shù)據和結論等。
17.引言:應扼要介紹與本研究領域有關的已有重要研究、研究現(xiàn)狀及有待解決的問題,著重說明本研究的意圖和目的。
18.材料和方法:如為常規(guī)方法只需說明參照某文獻或作者方法。如有改進或首創(chuàng)的新方法,則應詳細敘述,以便他人能重復。研究所用材料、設備、儀器、試劑及計量手段等均應記述。對新的或有實質性改進的方法要說明改進的部分。
19.結果:結合每個實驗的目的和主要方法,完整、客觀、準確敘述實驗結果。每個實驗結果的標題要簡潔、直接、正確地反映該實驗的新發(fā)現(xiàn),不要以實驗方法作為每個實驗結果的標題,如不要用“×××××的免疫組織化學”、“ ×××××細胞培養(yǎng)”、“ ×××××結果”作為每個實驗的標題。
20.討論:主要對結果進行討論,著重說明在研究中的重要發(fā)現(xiàn)及由這些發(fā)現(xiàn)可得出的結論及推論,敘述所見結果的意義和局限性及與有關研究的關系,闡述結論與研究目的的關系,避免漫無邊際、過多推測的討論。
21.致謝:對于在研究過程中曾提供一定幫助而又不宜作為作者的人或集體,應征得書面同意后,在文末表示謝忱。
22.參考文獻:僅限作者直接參閱的主要文獻,按照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在右上角用方括號上標注明。如[1]、[2-5]。每篇論文以20篇以內為宜,應引用文獻原著,并著重引用近5年的文獻,盡可能不引用譯文,不引用轉載或內部資料。“未發(fā)表資料”和“個人通訊”不能列為參考文獻,但可在正文中括注。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仔細核對原文作者、題目、期刊名稱、年、卷、期、起止頁碼。英文作者姓名格式為:姓在前名在后,姓全稱名為首字母縮寫。文獻作者為三人以上者,只列前三位作者,后加“等”(中文),“et al”(西文)例:
[期刊]:徐群淵,楊慧,趙煥英,等.人AADC基因在cos-7細胞中的表達和活性檢測[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2,11(4):365-369.
Lundborg G, Longo F, Varon S, et al. Nerve regeneration model and trophic factor in vivo[J]. Brain Res, 1982, 232(1):157-160.
[書籍];李和,周莉. 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155-182.
23.首頁左下角注明以下內容:基金項目(基金項目及批文號;投稿時請?zhí)峁┡脑掌蛔髡吆喗?第一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份、民族、職稱); *通訊作者(通訊作者姓名,電子郵箱)。
24.編輯部收到稿件后會立即登記,編號由稿件遠程管理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記住您的稿件編號。有關稿件的一切事宜本刊編輯部均直接與第一作者(或指定的聯(lián)系人)聯(lián)系。在稿件處理期間,作者若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編輯部聯(lián)系,切勿一稿多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簡稱著作權法)有關規(guī)定,并結合本刊具體情況,作者接到本刊收稿回執(zhí)后3個月內,如未接到稿件處理意見,系稿件仍在審閱中。在4個月時如仍未接到稿件處理意見,作者可轉投他刊,但請事先與本刊聯(lián)系。
25.來稿文責自負,刊登與否由本刊編委會審定。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guī)定,本刊有權對來稿作文字和圖的修改加工。如僅需做文字修改,作者修改時間限15日以內,超期并未申明理由者,按自愿退稿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