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q0oyq"><dd id="q0oyq"></dd></s>
    <center id="q0oyq"><table id="q0oyq"></table></center>
    <center id="q0oyq"><object id="q0oyq"></object></center><dl id="q0oyq"></dl>
    <dl id="q0oyq"></dl>
    <input id="q0oyq"><dd id="q0oyq"></dd></input>
    加急見刊
    主頁 > 學術期刊 > 中華新生兒科 > 中華新生兒科投稿要求

    中華新生兒科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一、來稿要求

    《中華新生兒科雜志》原名《中國新生兒科雜志》,目前由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管、中華醫(yī)學會主辦、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承辦,是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專業(yè)性學術期刊。本刊以廣大兒科和新生兒科醫(yī)學工作者為讀者對象,堅持體現(xiàn)現(xiàn)代新生兒醫(yī)學的發(fā)展,展示中國新生兒醫(yī)學研究和發(fā)展水平,促進該領域學術交流及信息傳遞,以提高新生兒疾病診療水平,擴展廣大新生兒科醫(yī)生專業(yè)知識,以利于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新生兒。

    本刊辟有述評、專家論壇、指南·共識·建議、論著、臨床研究、循證醫(yī)學、基礎研究、基層園地、病例報告、臨床病例討論、綜述、講座、學術動態(tài)、學術交流、繼續(xù)醫(yī)學教育、會議紀要、專家答疑、編輯部公告、讀者·作者·編者、會議·征文·消息等欄目。

    對于經(jīng)審稿、定稿認定有重要創(chuàng)新性的文章,本刊將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刊出。來稿若有重大意義或為國際首次報道者請予說明并提供相關證據(jù)。對于通過審稿和定稿的國家、省部級基金項目論文(限獲得基金3年內投稿者),本刊將優(yōu)先發(fā)表。

    本刊報道范圍為新生兒專業(yè),不接收與新生兒專業(yè)無關的稿件。來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shù)字準確、文字精煉,圖表簡明。投稿前請確認: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如涉及保密問題,需附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發(fā)表的證明。正文字體為5號宋體,1.5倍行距。具體要求如下:

    1.文題: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主題,一般不使用標點符號,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除常見英文縮寫外,如RNA、DNA等),最好不設副標題。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

    2.作者:應限于參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該文章有關問題及對文稿內容負責者,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通信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或港澳臺人士,應附其本人同意的書面材料。作者署名應便于編輯、讀者與作者聯(lián)系,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改。作者單位名稱、郵政編碼及通信作者聯(lián)系方式列于作者名單下方。

    3.摘要:論著、循證醫(yī)學和基礎研究應附結構性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600字左右,英文摘要需與中文摘要相對應或更詳細。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部分。目的應簡明;方法應清楚;結果應提供主要數(shù)據(jù);結論忌空論,需與目的呼應。臨床研究和基層園地應附結構性中文摘要(400字左右)。其他類型的文章,包括述評、專家論壇、指南·共識·建議、病例報告、臨床病例討論、綜述、講座、學術動態(tài)、學術交流、繼續(xù)醫(yī)學教育、會議紀要等均需提供簡要的敘述性中文摘要(100~200字)。

    4.關鍵詞:有摘要的文章均需標引3~5個關鍵詞,請盡量選用美國國立醫(y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的詞。每組英文關鍵詞首詞首字母需大寫,各組詞之間用分號隔開。

    5.醫(yī)藥學名詞:醫(y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yī)學名詞》(科學出版社出版)為準。尚無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1次出現(xiàn)時應注原詞或注釋。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確定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注明其通用名稱。

    6.量和單位:執(zhí)行GB 3100/3101/3102—1993《量和單位》系列標準及有關國際規(guī)定,規(guī)范使用量和單位的名稱與符號。單位符號一律以正體字母表示,例如g(克)、ml(毫升)、h(小時)等。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1條斜線下加括號,括號內的兩個單位符號之間加圓點,如ml/(kg·d)、μg/(kg·min)。凡是涉及人體及動物體內的壓力測定,一般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

    7.數(shù)字:執(zhí)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shù)、計量均用阿拉伯數(shù)字。百分數(shù)的范圍和偏差,前一個數(shù)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25%~75%不要寫成25~75%,50.6%±0.6%不要寫成50.6±0.6%,可寫成(50.6±0.6)%。附帶尺寸單位的數(shù)值相乘,應寫成3 cm×4 cm或3 cm×4 cm×5 cm,不能寫成3×4 cm2或3×4×5 cm3。

    8.統(tǒng)計學符號及方法:按GB 3358.1—2009《統(tǒng)計學詞匯及符號》的有關規(guī)定書寫,一律采用斜體。常用如下:(1)樣本的算術平均數(shù)用英文小寫斜體  (中位數(shù)仍用M);(2)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3)t檢驗用英文小寫t;(4)F檢驗用英文大寫F;(5)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6)相關系數(shù)用英文小寫r;(7)自由度用希文小寫υ;(8)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統(tǒng)計量的具體值,如t值、 χ2值、 Z值等),統(tǒng)計量值和P值均需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3位。

    9.圖表:圖表附于相應文字后面,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次序連續(xù)編碼。每幅圖表均應冠有圖(表)題,并且設計合理、具有自明性。說明性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縮略語。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及底線),如遇有合計或統(tǒng)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等),則在這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shù)據(jù)要求同一指標的有效位數(shù)一致。圖片需要清晰度和對比度良好的原圖,格式一般為JPG、TIF格式。大體標本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圖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shù)。涉及患兒隱私權的資料要用數(shù)字序號代替、遮蓋等方法處理。

    10.縮略語:文題一般不使用縮略語,正文中也應盡量少用。必須使用縮略語時,于首次出現(xiàn)處注明中文全稱,用括號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尚無中文名稱者,應注明英文全稱和英文縮略語,并用逗號隔開。

    11.利益沖突聲明:應為稿件的一部分,有或無利益沖突均需在文章中報告。示例: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或者xx曾接受***制藥公司經(jīng)費支持,其他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利益沖突聲明置于正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12.參考文獻:按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參考文獻,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加方括號標出,在表格或插圖說明中引用的文獻,亦應按照該表格或插圖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編碼。參考文獻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未發(fā)表的觀察資料和個人通訊一般不作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后加“等”或“et al”。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國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縮寫形式。文獻題名后請標注文獻類型標志,文獻類型和電子文獻載體標志代碼參照GB/T 3469—1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中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名稱縮寫以美國國立醫(yī)學圖書館編輯的List of Journals Indexed in Index Medicus所列為準。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發(fā)表年、卷、期號及起止頁,有DOI編碼的文章必須著錄DOI。舉例:

    [期刊(連續(xù)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獻]

    [1] 單春榮,馮琪,王穎,等. 小于胎齡早產兒早期追趕生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 中華新生兒科雜志,2018,33(3):175-181. DOI:10.3760/cma.j.issn.2096-2932.2018.03.005.

    [2] Lee HC,Green C,Hintz SR,et al.  Prediction of death for extremely premature infants in a population based cohort[J]. Pediatrics,2010,126(3):e644-650. DOI:10.1542/peds.2010-0097.

    [專著中析出的文獻]

    [3]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 實用新生兒學[M]. 4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1: 340-347.

    [4]John MG,Glenis KS,Peter DB. Pediatric ENT[M]. London:Sprsnger,2007:224-225.

    [會議文獻]

    [5]呂媛,任靜,繆珀,等. 新生兒肺炎克雷伯菌敗血癥的臨床分析[C]. 2013全國新生兒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2013:100.

    [學位論文]

    [6]馮冉冉. 三種鎮(zhèn)痛鎮(zhèn)靜方法在鐳射治療早產兒視網(wǎng)膜病的鎮(zhèn)痛效果研究[D]. 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

    13.基金項目: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省、部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需著錄,以“基金項目”(Fund program)為標題,寫出基金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列在關鍵詞之后,正文之前。

    14.臨床試驗注冊號:應是從WHO認證的一級臨床試驗注冊中心獲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冊號,以“臨床試驗注冊”(Trial registration)為標題,寫出注冊機構名稱和注冊號,列在關鍵詞/基金項目之后,正文之前。

    15.志謝:對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接受委托進行某項工作的輔助人員,以及給予指導、提供資助者,可用簡短的文字表示感謝,但須征得被感謝者同意。如果有志謝內容,可置于利益沖突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16.倫理問題:須遵循醫(yī)學倫理基本原則。當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qū)性的或國家性的)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提供該委員會的批準文件(批準文號著錄于論文研究方法部分)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動物實驗類文稿應注明動物注冊證編號。

    17.單位介紹信及授權書:來稿應附第一作者單位(研究資料來源單位)介紹信及授權書,投稿前在官網(wǎng)自行下載、打印,所有作者簽名、單位審核蓋章后寄送至編輯部。論文涉及在國外做的工作時,請附國外有關單位或個人同意該文在本刊發(fā)表的證明。

    二、稿件處理

    1.時間:凡來稿在接到本刊回執(zhí)后3個月內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理中。欲另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lián)系,切忌一稿兩投,一旦發(fā)現(xiàn)則立即退稿。對造成重復發(fā)表事實者,將進行如下處理:(1)刊登該文系重復發(fā)表的聲明,并在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上通報;(2)2年內拒絕在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發(fā)表以第一作者所撰寫的一切文稿。以下三種情形不屬于一稿兩投:在非公開發(fā)行的刊物上發(fā)表,在學術會議交流過的文稿,已用其他文種發(fā)表過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

    2.著作權許可: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guī)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jié)和技術性加工,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將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期不回者,視為自動撤稿。來稿一經(jīng)接受刊登,由全體作者親筆簽署論文專有使用權授權書。論文的專有使用權即歸中華醫(yī)學會所有。中華醫(yī)學會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盤版、APP終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論文,未經(jīng)中華醫(yī)學會同意,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3.退稿:稿件如不采用將發(fā)Email通知作者,來稿恕不退回。

    三、刊出

    稿件確定刊用后根據(jù)所占版面與插圖數(shù)量收取版面費。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制工本費。來稿刊出后贈當期雜志2冊。

    四、投稿方式及地址

    本刊采用網(wǎng)上投稿,投稿網(wǎng)址:www.cjneo.org.cn,注冊并投稿后應同時從郵局郵寄紙質稿件和《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論文投送介紹信及授權書》,本刊收到稿件后將通過郵件發(fā)送回執(zhí),作者也可從網(wǎng)上查詢稿件狀態(tài)。注意:來稿需經(jīng)作者單位主管學術機構審核。

    來稿請寄:北京西城區(qū)西什庫大街37號3號樓4單元  中華新生兒科雜志編輯部(郵政編碼100034),電子信箱:cjneo@cmaph.org,聯(lián)系電話:(010)661817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阿坝县| 伊春市| 雷州市| 竹溪县| 胶州市| 兰溪市| 澄江县| 昔阳县| 东台市| 临洮县| 宁国市| 建湖县| 红安县| 广宗县| 新田县| 高邮市| 固原市| 松阳县| 嫩江县| 双桥区| 赣州市| 博白县| 文登市| 清水河县| 赫章县| 和田市| 石河子市| 安龙县| 嘉义县| 朝阳县| 玉田县| 拉孜县| 寻乌县| 吴堡县| 富源县| 修文县| 绥中县| 乐业县| 高密市|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