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高專學報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為適應學術期刊、文獻信息傳播現代化的需要,進一步提高規范化水平和學報質量,擴大學術交流,根據有關政策法規和學報規范標準,結合我校實際,特對來稿提出如下要求:
1題名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文章均應有中、英文題名,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另加副題名。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參見GB7713)。
2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
文章均應有作者署名,應標明作者的工作單位(全稱)及部門、所在省市名和郵政編碼。
示例:
熊易群1,賈改蓮2,鐘小鋒1,劉建君2
(1.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系,陜西西安710062;2.陜西省教育學院教育系,陜西西安710061)
3摘要
文章均應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摘要一般控制在200字以內。中文摘要前以“摘要:”作為標識。
4關鍵詞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要的詞或詞組。一般每篇可選3-8個。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中文關鍵詞前以“關鍵詞:”作為標識。
示例:
關鍵詞:《左傳》;語言;修辭;交際語言
5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
論文應盡可能按照《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著錄分類號,排在“關鍵詞:”下方。
6基金項目
屬基金項目的文章應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
示例: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資助項目(96BJL001)
7作者簡介
?文章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作出介紹,其前以“作者簡介:”作為標識。
示例:
作者簡介:烏蘭娜(1968-),女,蒙古族,內蒙古達拉特旗人,內蒙古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博士(生),主要從事蒙古學研究。
8正文
文內標題應力求簡潔、明了,題末不用標點符號。社科類論文層次序號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自然科學類論文層次序號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1、1.1、1.1.1等編號。插圖采用清晰原圖,一般隨文排,表格盡可能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單位、量標注規范(參見GB3100~3102)。
9注釋
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題名、作者及正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一般排印在當頁地腳,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①、②、③等)。
10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即在引文處按論文中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上標)置于方括號內。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引文型文獻必須著錄引文頁碼。文后參考文獻表要按正文部分標注的序號依次列出,參考文獻數量一般不少于6個。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詳見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示例:
由于“思想”的內涵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2]1194,所以……。
(1)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研究報告—R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示例:[1]牛光庭,李亞杰.建筑材料[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3.
(2)期刊文章—J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示例:[3]陳向東,蔡文學.基于分災模式的結構防災減災設計概念初探[J].自然災害研究,1996,20(4):22-27.
(3)報紙文章—N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1]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4)國際標準、國家標準—S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示例:[8]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5)電子文獻—EB/OL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EB/OL].(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示例:[2]蕭鈺.出版業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11篇幅
理工科類論文一般不少于5000字,社科類論文一般不少于6000字。
12其他事宜
(1)從2011年9月起,請作者登錄本刊網站http://xuebao.zjc.edu.cn/在線投稿。從收稿之日起3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
(2)本刊發表的文章均應為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文責自負。
(3)在本刊發表的論文,如被權威性文摘期刊收錄或轉載,敬請作者及時相告。本刊編輯部將視情況頒發榮譽證書或獎金。
(4)本刊編輯部E-mail:zjgzxb@zjc.edu.cn;通信地址:江蘇省鎮江市學府路61號鎮江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編輯部;郵政編碼:212003;聯系電話:0511-88962117,歡迎賜稿和訂閱。
(5)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本刊已許可以上單位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重慶維普網及其系列數據庫產品中,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作者向本刊提交論文發表的行為即視為同意本刊編輯部上述聲明,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