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學報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制冷學報雜志投稿須知:1《制冷學報》來稿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準確性及可讀性。稿件應包含(按順序):題名(一般限20個字以內)、作者姓名、作者單位(著錄到二級單位,如XXXX大學XXXX學院)、中文摘要(300字左右),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作者自行填寫后,由編輯部補充修改)、文章編號(由編輯部填寫)、英文部分(含題名、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作者單位、英文摘要及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中文期刊要用中英文對照表示)、通訊作者簡介(包括:性別,出生年月,學歷或職務,研究方向,郵編,地址,聯系電話,E-mail)。雙欄排版。 2《制冷學報》投稿時請寫明稿件聯系人、電話等信息。 3《制冷學報》文稿中圖、表隨文出現,標題中英文對照,插圖及表格要精選。要求各圖形符合制圖規范,照片應選用反差較大、層次分明的黑白照片。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線表(不畫豎線,橫線僅保留頂線、底線及欄目線)。 4文稿正文(含圖、表)中的物理量(要分清正斜體)和計量單位(單位符號用正體)應符合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對外文字母、單位、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矢量、矩陣和易混淆的字母應書寫清楚。 5文稿的章節編號采用三級標題.一級標題如1,2,3……;二級標題如1.1,1.2,1.3……,2.1,2.2,2.3……;三級標題如1.1.1,1.1.2,1.1.3……,2.1.1,2.1.2,2.1.3……;段落標題不要寫引言或前言,也不要在引言部分前標注“0”或者“1”。 6參考文獻應著錄主要資料,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例如:內部資料、私人通信、報紙、待發表的文章)一律不引用。文獻序號應與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一致。文獻著錄的內容應符合國家標準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寫法.姓名用漢語拼音的著者,用姓名全稱,不縮寫;姓名用西文的著者,姓的首字母大寫,姓與名之間空1字符,名用縮寫,不加縮寫點.如著者不多于3人,應全部著錄;如為3人以上時,只著錄前3人,后面中文加“等”,外文加“etal",著者間加“,"分隔。 凡屬于中文期刊的著錄項目,請將著錄的條目后面加一個括號,在括號內將此條目翻譯成英文,要忠實于原期刊英文名稱等寫法,不能隨便翻譯。并要求在參考文獻中盡量多引用制冷學報上發表過的相關文章。 中文期刊參考文獻條目格式舉例: [9]張三,李四,王小五,等.新型制冷技術[J].制冷學報,2007,28(5):35-38.(ZhangSan,LiSi,WangXiaowu,etal.Newrefrigerationtechnology[J].JournalofRefrigeration,2007,28(5):35-38.)受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要求將資助信息翻譯成中英文對照,并力求準確。 7投稿約定 7.1稿件錄用后,本刊收取版面費,并發放稿費,具體請見“《制冷學報》收取版面費有關規定”。 7.2本刊已加入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數據庫。經本刊錄用的稿件也將納入此類數據庫,并且本刊也與國外相關行業機構進行互相交流。經本刊錄用的稿件將由編輯部統一納入這些數據庫或者作相應用途使用。本刊支付給作者的稿酬已經包含本刊及上述數據庫(包括電子版和網絡版)的作者著作權使用費。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收入此類數據庫,投稿時請在來稿首頁的顯著位置作出書面聲明,本刊將做相應處理。本刊商請投稿作者給予本刊自稿件發表之日起為期2年的專有出版權,如果投稿作者未作特別聲明,則視為作者同意此項授權。 7.3編輯部對來稿文字和表述方式等部分有修改權,不愿改動者,請事先說明。來稿請自留底稿,來稿一經刊用,即贈刊物兩冊。 7.4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視作自動接受上述約定。 8.本須知請認真閱讀,以便作者的稿件能盡快得到審理并加以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