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雜志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中醫雜志》(ISSN 1001-1668,CN 11-2166/R)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性中醫藥學術期刊。辦刊宗旨是發揚中醫特色,以中醫學術為本,促進中醫現代化和中西醫結合事業的發展,提高為主,兼顧普及,面向臨床,兼重基礎理論,努力促進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術的交流與發展。本刊為半月刊,每月2日、17日出版,每期104頁,國內外公開發行。
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閱讀本刊稿約,之后的投稿行為即視為對以下所述原則的認可。
1主要欄目
《中醫雜志》主要欄目有:學術探討、當代名醫、思路與方法、循證中醫藥、臨床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臨證心得、綜述、百家園、標準與規范、學術爭鳴、病例討論、中醫教育等。請閱讀以往出版的《中醫雜志》了解各欄目刊出文章的內容范圍和體例格式。
2關于投稿
1)本刊不接受打印稿,所有稿件均通過本刊采編平臺投送電子版。作者投稿唯一官方網址:http://www.jtcm.net.cn。本刊未與任何機構合作開展征集稿件事宜,一切聲稱與本刊合作征稿的行為均為侵權行為,本刊將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合法權益。
2)本刊不接受一稿兩投及重復發表稿件,并對全部來稿進行查重。投稿時須注明該文稿是否已在非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如已用其他文種發表,應同時提供征得首發期刊同意在我刊再次發表的書面授權文件。
3)所投稿件應為作者基于最新學術研究成果撰寫的學術論文。稿件內容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和實用性,數據準確,論點明確,文字精煉,層次清楚。稿件內容應確保真實,不得存在數據偽造及虛假信息,不得涉及抄襲、剽竊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
4)建議投稿時以附件形式上傳作者所在單位介紹信及基金項目任務書首頁掃描件。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稿件投本刊3個月內未接到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系從投稿系統中撤稿。
6)依照有關規定,編輯部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
3關于作者
作者是指對論文作出了實質性貢獻的自然人、法人或組織。作者署名次序原則上以貢獻大小決定排序,由論文全體署名作者在投稿前共同商定,投稿后原則上不得變更。確需變更時應向編輯部說明變更原因并必須提交全部作者親筆簽名同意變更的書面文件。署名作者在2人以上(含2人)及以集體作者署名時,應標注通訊作者。通訊作者應由全體署名作者在投稿前自行確定,按照國際慣例,未標注通訊作者的論文第一作者即為通訊作者。作者須在投稿時按照本刊提供的模板格式提交作者貢獻聲明,說明每位作者對論文的貢獻。
4關于稿件評審
本刊實行編輯評審與同行專家評審相結合的審稿制度。同行評審專家均為相關學科具有較強影響力且較為活躍的學者,每篇稿件根據需要選擇1~3名同行專家進行評審,并根據稿件內容選擇單盲或雙盲方法進行評審。審稿過程中編輯部及審稿專家對作者稿件的內容保密。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者,作者有權申請復議,并提出申訴的文字說明。
5關于倫理審查與受試者保護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報告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時,需說明所采用的試驗程序是否經過國家的或所在機構設立的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評估與批準,并注明批準文號。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包括以下活動:1)采用現代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中醫藥學和心理學等方法對人的生理、心理行為、病理現象、疾病病因和發病機制,以及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進行研究的活動;2)醫學新技術或者醫療新產品在人體上進行試驗研究的活動;3)采用流行病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方法收集、記錄、使用、報告或者儲存有關人的樣本、醫療記錄、行為等科學研究資料的活動。如果所在機構沒有正式的倫理委員會,作者需說明研究是否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國際倫理準則》和世界醫學協會最新修訂的《赫爾辛基宣言》的相關規定。
臨床研究報告應說明受試者保護情況。在沒有獲得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可辨認身份的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和其首字母縮寫,或住院號,都不應在書面描述、照片或遺傳譜系中公開,以保護患者的隱私權。
研究對象為實驗動物時,應說明是否經過相關倫理委員會審查,或說明是否遵循了國家或機構的有關實驗動物管理和使用的規定。
6利益沖突聲明
作者投稿時需告知與該研究有關的潛在利益沖突,說明可能導致其研究結果和論文撰寫產生偏倚的經濟關系和私人關系,并對所提供的利益沖突公開聲明的真實性負責。同行審稿專家應向編輯部公開任何可能使其對稿件評價產生偏倚的利益沖突,必要時應主動回避對稿件的審閱。
7稿件撤銷
經證實存在以下行為者,按相關規定及流程對已發表的論文予以撤銷并在本刊印刷版及網絡版刊登撤稿聲明:1)論文存在學術剽竊、數據偽造和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2)所報道的學術研究違背醫學倫理規范;3)重復發表;4)審稿過程中存在出版倫理問題;5)由于作者主觀故意或非主觀故意的錯誤導致該論文所報道的發現和結果不可信;6)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問題。
8論文著作權轉讓
來稿一經接受,由全體作者親筆簽署《著作權轉讓授權書》,論文的專有使用權歸中醫雜志社所有,中醫雜志社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盤版、移動終端等其他方式出版所刊登的論文,未經中醫雜志社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如有不同意見請在投稿時說明。
9稿件具體要求
1)文題
文題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盡量不用縮略語。
2)基金項目
稿件屬于基金論文的,應注明基金項目來源及編號。項目來源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書寫,并須提供基金項目任務書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3)著者
著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投稿時應注明著者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所屬單位全稱、所在科室及詳細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1個以上著者時請注明通訊作者姓名及聯系方式(電子信箱、電話號碼)。
4)摘要
論著類稿件須附中英文摘要。論文的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其中臨床研究、實驗研究論著應按照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的結構編寫摘要,其他論著應附指示性摘要。摘要字數一般以200~300個漢字為宜。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摘要中首次出現的縮略語、代號須注明全稱或加以說明。英文摘要一般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
5)關鍵詞
關鍵詞是指論文中最能反映主題信息的特征詞或詞組。關鍵詞標引原則是以主題詞為主,若無相對應的主題詞可直接選用規范學術名詞作為自由詞進行標引。關鍵詞應使用全稱,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一般每篇論文標注3~8個關鍵詞,有英文摘要的論文,應標注與中文對應的英文關鍵詞。
6)數字與計量單位
數字用法執行《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GB/T 15835-2011)。物理量量值必須用阿拉伯數字,并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如:150 km、600 mg、39 ℃等。計量單位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GB 3100-1993)。
7)統計學符號
按《統計學名詞及符號》(GB 3358-82)的有關規定書寫,常用符號舉例如下: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m(中位數用M);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t檢驗用英文小寫t;F檢驗用英文大寫F;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自由度用希文小寫ν;概率用英文大寫P (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8)圖表
表格一般采用三橫線表格式。論文中使用的圖片應另附單獨的圖片文件,并且分辨率不低于300 dpi。每幅圖(表)應有獨立、完整的圖(表)題并有序號。圖表中涉及數量值的應標明數值的計量單位。其他說明性的文字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
9)參考文獻
作者引用已發表的文章中的內容須按規定正確標注參考文獻。每篇稿件參考文獻數量一般應不少于5條。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格式參考《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文中參考文獻角碼依照其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正文右上角標出。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超過3人只著錄前3人,后加“,等”。中文期刊用全稱,外文期刊名稱縮寫以Index Medicus格式為準。
10其他說明
1)本刊不指定個人接受與業務工作相關的匯款,涉及財務事項請認準本社對公賬號。
2)稿件刊登后將寄贈第一作者當期雜志1冊。
3)編輯部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東直門南小街16號
郵政編碼:100700,電子信箱:jtcmcn@188.com
聯系電話:(010)64089195,(010)64035632
官方網址:http://www.jtcm.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