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醫科大學學報審稿周期是多久?
2024-11-9 10:30:00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審稿周期為1-3個月。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是由廣西醫科大學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藥衛生類學術期刊。ISSN 1005-930X,CN 45-1211/R,1977年創刊。原名《廣西醫學院學報》,1993年起改名為《廣西醫科大學學報》,1999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2017年改為月刊。刊發國內外有關醫藥、預防及護理等領域最新科研成果、新技術、診療技術等方面的論文,辟有專家論壇、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臨床交流、調查研究、技術與方法、綜述、護理園地、病例報告等欄目。讀者對象主要為醫藥衛生科技人員等。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是我國高校學報、教育部和廣西優秀科技期刊,曾多次獲得省級和國家級獎勵。其中1989年榮獲國家科技部、教育部和新聞出版署編輯質量評比三等獎,1989年榮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5年榮獲全國高校學自然科學優秀學報一等獎,1999年榮獲教育部優秀學報二等獎,2020年榮獲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1991年、1994年連續榮獲廣西優秀期刊二等獎;1996年獲廣西第三屆優秀報刊一等獎;2001年、2005年、2008年連續獲評“廣西十佳科技期刊”;2008年榮獲廣西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2010年獲廣西十佳學報稱號;2011-2012年獲廣西優秀期刊獎;2013年榮獲廣西優秀期刊獎和廣西“十強期刊”。2016-2017年度廣西高校十佳學報;2017-2018年度廣西優秀科技期刊;2018-2019年度廣西高校名刊;廣西高校學報2020年度優秀團隊;第六屆廣西優秀科技期刊。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始終注重稿件內容的真實、客觀、科學、優質,每年刊發學術論文約400余篇,絕大部分的論文屬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金及各省市級別基金資助的項目。刊發的論文全部被國內各權威文摘報刊和數據庫收錄,部分被國外權威數據庫收錄。1999年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0年入選美國化學文摘數據庫及其《化學文摘》(CA);2001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2004年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四版);2005年被《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生物文獻數據庫收錄;2012年學報題錄內容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中的《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ISTIC)、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NKI)、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收錄。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歷屆特邀學術顧問有中國工程院戴尅戎院士,中國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中國工程院劉德培院士,中國工程院廖萬清院士,中國工程院于金明院士,中國工程院張學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