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骨科審稿周期是多久?
2024-11-9 10:30:00
中華骨科審稿周期為1-3個月。
《中華骨科雜志》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天津醫院承辦的骨科專業學術期刊。其前身是原天津市立人民醫院(現天津醫院)方先之教授(中國骨科創始人)主編的《骨科進修班通訊》,自1957年開始內部發行。于1961年改為《天津醫藥骨科附刊》。《中華骨科雜志》正式創刊于1981年2月。現為大16開,96頁,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全部銅版紙彩色印刷。
《中華骨科雜志》自創刊至今已30年,這30年來我國的骨科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專業隊伍不斷壯大,分科更加精細。我刊始終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堅持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骨科臨床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骨科學術交流。
《中華骨科雜志》主要讀者對象為國內外從事骨科專業的骨科醫師及醫學大專院校師生。重點報道中國骨科工作者撰寫的骨科領域先進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新進展,以及對骨科臨床有指導作用且與骨科臨床密切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有關國內外最新成就、動態的綜述,并有述評、臨床病理(病例)評論、講座、骨科教程、學術爭鳴、會議紀要、小辭典等欄目。《中華骨科雜志》每年總有一半的學術論文以專題形式刊出,配以著名專家和學者的述評,指導骨科臨床實踐。
《中華骨科雜志》創刊后一直重視對外交流工作,了解國外骨科的學術動態,促進我國骨科事業的發展。無論是創刊初期,還是穩步發展時期,我們始終以促進國內外骨科事業的交流為己任,報道國際會議的會議紀要、學者訪問見聞、國外醫學教育現狀、國外期刊選譯、外國學者來華訪問等。現已與JBJS(Am)、JBJS(Br)、Injury等十余種國外著名骨科期刊建立了交流關系,并出版JBJS(Am)中文版。本刊還被世界衛生組織EXTRAMED系統接納,選錄英文摘要。
本刊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并已入編Chinainfo(中國信息)網絡資源系統及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為基礎的中國期刊網,被七種生物醫學文獻檢索工具和三種機檢數據庫收錄。
據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華骨科雜志》綜合評分一直居于外科學類雜志頂尖水平。《中華骨科雜志》是目前能夠綜合反映我國骨科最高發展水平的權威性期刊之一,是醫學核心期刊。
《中華骨科雜志》多次榮獲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獎及編輯規范獎,多次榮獲天津市優秀期刊獎及天津市一級期刊。2001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2002年榮獲第三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2002-2010年連續榮獲中國科協“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中華骨科雜志》是北京大學《中國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0版(第四版)與2008年版(第五版)的外科類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