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刊已啟用在線稿件管理系統,請登錄我刊網站www.iplast.cn進行投稿。
2. 本刊正常稿件審稿周期是兩個月,加急稿件審稿周期是三周。
3. 稿件首先經過編輯部初審,通過編輯部初審后將送外審,并需收取外審審稿費;如外審結果為不予錄用的,審稿費亦不予退還。
4.投稿后,關于稿件的最新狀態請登錄在線稿件管理系統或塑料工業APP查詢。
5.請在我刊網站“下載中心”下載并閱讀“《塑料工業》版權轉讓協議及投稿承諾”。
6.我刊論文模板可在我刊網站“下載中心”下載。
7.受版面限制,稿件的總字數控制在字8000左右為宜(文中的插圖和表格所占空間折合成字數),一般為4~5頁。
8.雜志標識、結構和編排格式等均按GB/T 3179—2009《期刊編排格式》。
9.投稿文章編寫格式參照國家標準GB/T 7713—19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中關于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10.文章中所用到的量、單位及符號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T 3101—1993《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
11.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我刊文后參考文獻引用和著錄標準常見問題可在我刊網站“下載中心”下載。
12.來稿一經采用,即按篇酌致稿酬,并贈送當期期刊2本。
聯系方式
-
官網地址:www.iplast.cn
- 投稿郵箱:slgy@bluestar.chemchina.com
- 聯系電話:028-85570801、85558516
- 雜志社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號
塑料工業數據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杜*** :
6月27日投的,郵件電話催了快10次了,現在審查修回稿件,從1月5日到現在一直在審查修回稿件,期間催過一次,都一了!!!!!哎。。。。
2024-04-13 22:53:56
東*** :
若通過初審及外審,有修改意見,那好好修改錄用率很高,審稿意見非常專業中肯,對稿件的幫助很大。錄用的稿件刊出比較慢,大概要一左右。可以加急,費用要貴些。
2023-01-13 08:58:36
萬*** :
塑料工業雜志的審稿過程較快,編輯部工作人員認真負責,意見具體,有針對性,最重要的是容許作者對審稿人意見提出異議。審稿專家意見也相當給力,審稿流程比較很規范的,屬于同類期刊中較權威的期刊
2022-09-21 02:53:19
顓孫*** :
塑料工業雜志審稿速度較快。審稿流程很透明。編輯部老師人很好,聲音很親切。編輯認真負責,注重細節問題,包括標點符號均會提出意見!!據說審稿專家大部分是院士博導級別的人,審稿意見很專業也很有挑戰性。
2022-07-19 01:32:14
司徒*** :
塑料工業雜志審稿速度還比較快,很快就有消息了。整體來說,外審老師給了很多中肯的意見,編輯部老師人都很好,非常親切樂意幫助我解決問題。是一個挺好的期刊,給個大贊!
2022-03-02 11:15:30
幸*** :
投出后三天左右安排外審,每一步進程都可以在投稿網站上看到,外審了一個月左右,然后編輯處理幾天后要求退修,修改稿提交后當天就錄用了,整個投稿過程中沒有詢問或催促過編輯部。
2022-01-25 05:43:17
郎*** :
塑料工業編輯態度非常好,11月初投稿,中旬回審稿意見,7天后返回修改后的論文,12月中旬通知錄用的。修改意見也很認真,從中學到不少,對我下次完成文章提供不少幫助。
2021-12-19 22:44:00
葛*** :
7月7號投稿,第一次退修是10月24號,3個月左右打電話問的,有專家拒審,換了專家,所以審稿時間略長。專家意見修改后再審,11月22號,編輯退修,基本已經錄用了,中間經歷幾次小修改,12月6號狀態改為已發表......現在塑料工業審稿速度不算慢了,編輯很負責,雜志很好!
2021-06-22 03:33:24
常*** :
期間修改了幾次次被發表,非常感謝審稿老師和編輯。中途要求編輯部發送接收函,很快就答應了。態度很好。對文章問題點的修改也做了詳細的批注。審稿老師也是夠專業的,對文章幫助很大!值得推薦!
2021-04-27 11:11:49
滿*** :
投了這個雜志很快被拒,被拒的理由讓我不太明白,它的理由是:1文章過于專業;2相比前人的成果進展太小;對已知現象的重復實驗。
2021-02-26 14: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