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
北大核心統計源核心CSCD《生態學》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2年創刊,國內刊號為21-1148/Q,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生態學》刊登生態學領域有創造性,立論科學、正確、充分,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反映中國生態學的學術水平和發展方向,報道生態學的科研成果與科研進展,跟蹤學科發展前沿,促進中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生態學》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2年創刊,國內刊號為21-1148/Q,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生態學》刊登生態學領域有創造性,立論科學、正確、充分,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反映中國生態學的學術水平和發展方向,報道生態學的科研成果與科研進展,跟蹤學科發展前沿,促進中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研究報告;專論與綜述;研究簡報;新方法與新技術;書刊評介;學術動態等
生態學雜志投稿須知:
1、本刊性質《生態學雜志》(月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承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于1982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辦刊方向,結合科研、教學、生產實際,報道生態科學諸領域新成果、新信息等。
2、《生態學雜志》刊登內容本刊刊登有關生態系統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生理生態學、化學生態學、行為生態學、進化生態學等方面的研究報告、專論與綜述、新方法與新技術、研究簡報、書刊評介、學術動態等。
3、《生態學雜志》文章篇幅以6~7個版面(12000~14000字)為宜。
4、題目和作者題目務必言簡意賅,字數不超過20個字,中英文題目應一致。作者署名應限于主要參加者,一般不宜超過8名,多位作者需注明通訊聯系人。作者單位應使用標準全稱,并注明所在城市和郵編。
5、摘要和關鍵詞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須說明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和結論,著重于創新與發現,以300字左右為宜;對于專論與綜述,建議寫成報道-指示性摘要。關鍵詞3~7個(請勿與題目中出現的詞重復)。
6、中圖分類號和基金項目文章需注明“中圖分類號”,參見《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4版),置于關鍵詞下。正文首頁以腳注形式注明基金資助項目及其編號。
7、正文格式與要求研究報告由4部分組成1、)引言。要明確提出研究工作的目的、意義和背景,以及本項研究的主要任務;2)材料與方法。供試材料應提供名稱、數量和制備方法。研究方法須作簡單介紹并引用文獻,如果作者自己創新或改進的方法則宜詳述;3)結果與分析。提出觀察和實驗證據,力求簡明扼要4)討論。重點解釋研究結果所能反映的原理、關系和普遍意義;闡明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的異同;必要時指出本實驗的不足之處以及未能解決的問題。專論與綜述:不做統一要求,但須重點把握科學問題的前沿,全面、深入、系統進行歸納、綜合、分析,邏輯層次分明,提出新的見解。
8、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只列出與本文相關的主要文獻,研究報告一般25~40篇,綜述類文章30~60篇.。未公開發表的資料及“私人通訊”不得引用,但可在文中以腳注形式表示。引用文獻必須核對無誤。本刊采用“著者-年代制”,中文文獻在前(按拼音順序排列),英文文獻在后(按字母順序排序).具體格式如下:[中文期刊]張斌,張桃林.1997、低丘紅壤區農林間作系統的水分生態特征及生產力.生態學雜志,16(4)1、-5、[英文期刊]MarkowTA,RaphaelB,DobberfuhlD,etal.199。
9、ElementalstoichiometryofDrosophilaandtheirhosts.FunctionalEcology,13:78-84、[中文專著]戈峰.2002、現代生態學.北京:科學出版社.[英文專著]VitousekPM.2004、NutrientCyclingandLimitation:HawaiiasaModelSyste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中文論文集]朱廷曜,金昌杰,周廣勝,等.1992、林帶阻力與透風系數的試驗研究//朱廷曜.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及邊界物理特征研究.北京:氣象出版社1、23–129、[英文論集]GoldmanJC,GlibertPM.1983、Kineticsofinorganicnitrogenuptakebyphytoplankton//CarpenterEJ,CaponeDG,eds.NitrogenintheMarineEnvironment.NewYork:AcademicPress:233–274、[電子文獻]姓名.發布日期.主題名[EB/OL].[作者引用日期].來源. 例:KingDM,MazzottaMJ.2000.Ecosystemvaluation[EB/OL].[2008-12-12].http://www.ecosystemvaluation.org/default.htm9、文獻在文中的引用格式獨立作者的文獻,如:(戈峰,2002)、(Vitousek,2004);兩個作者的文獻,如:(張斌和張桃林,1997)、(Goldman&Glibert,1983);多個作者的文獻,如:(朱廷曜等,1996)、(Markowetal.,1999)。文獻如在文中敘述中引用,兩個作者的文獻引用格式為:張斌和張桃林(1997)或Goldman和Glibert(1983)。。
10、作者簡介文末附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位、職稱、研究方向、發表論文篇數、E-mail。。
11、圖表要求圖題、表題須中英對照。附圖寬度(包括縱坐標上名稱、單位)雙欄為70~80mm,通欄≤150mm,圖中文字一律用小5號字,中文宋體,英文TimesNewRoman;高度尺寸可適當改變。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表中數據實測為零,寫“0”;未測則寫“–”;其他均如實注明;主線(函數線)粗0.5mm,輔線(坐標線)為主線的一半。。
12、計量單位文稿中計量單位一律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用標準符號表示,如kg·hm-2、Pa、J、s、min、h、d、mol、m、m2、L、kg等。。
13、投稿方式請登錄本刊網站點擊“作者投稿”進行網上投稿。。
14、收費稿件不論錄用與否,均需在稿件狀態為“待交審理費”時郵寄論文審理費120元(通過郵局郵寄)。稿件錄用后需交納版面費,版面費可郵寄或由銀行信匯(開戶行:沈陽市工商銀行大南分理處,單位: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帳號:33010073092640029-75),轉帳請通過單位帳號(請勿通過個人帳戶轉帳),用途一欄請注明《生態學雜志》版面費、作者姓名和稿件編號,收到后即寄回收據以供報銷。。
15、稿件處理編輯部收到稿件后,即告知作者稿件編號,作者可根據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上網查看稿件審理狀態。稿件審理結果于2~3個月內通知作者。論文需修改時,作者須在收到退修通知1個月內將修改稿和修改說明返回。稿件接受后,3~4月內刊出。稿件已被接受的作者需簽署版權轉讓協議,并寄到本刊編輯部。稿件一經刊用,酌付稿酬,并贈送2本樣刊。。
16、文責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兩投。作者來稿發表后,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其編輯版權屬本刊所有。本刊有權將其制成光盤版或被正式出版的光盤版收錄。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個人感覺不錯,生態學編輯很負責,態度也很好。感覺只要專業對,有新意還是比較容易中的。5月投,8月返回,修改,校樣,整個過程感覺很舒服。
生態學雜志是本很實用的好書,我當初知道這本書也是朋友推薦的,現在我也把它推薦給了許多朋友,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們能夠從這本書中受益。
論文終于錄用了,我的論文9月3號投稿,9月4號交的審稿費,9月25收到的審理費收到回執,等了近兩個月10月14號直接錄用,很高興。所以總的來說,以后要把論文寫好,就不會等的這么辛苦。繼續加油!!!
生態學的文章質量還是挺高的,審稿老師和編輯都非常認真負責,對文章不足之處給出了詳細而有價值的建議,針對這審稿人的意見對文章做了很認真的修改,自我感覺文章描述方面有大的提高。
初審花一周時間,外審一個月時間,送主編審查一個月時間,然后退修后錄用,從投稿到錄用共三個月左右時間!
個人感覺生態學雜志比較注重文章的創新點和理論實際的結合。他們的投稿要求一定要認真看,寫的非常詳細,簡直就是導師了。
審稿速度挺快,修改后錄用,就是版面費貴點,我總共5頁,十幾張圖片加收了我270塊,差不多460一頁。
知識面很廣,有助于學習。豐富知識,開拓眼界,價格優惠,快遞很快,包裝嚴實,值得購買,是正版刊物。總之呢,多看總是好的,培養閱讀習慣。希望這本雜志以后越做越好。
第二次在這個網站買了,不過這個雜志還是第一次買,收到感覺還不錯,內容很精彩有趣,挺好看的,價格也很優惠,快遞也挺快的,每次都能準時的收到,每有閑暇,靜心閱讀。好好享受書中世界!!!
已經是今投的第二篇。第一篇直接錄用,這篇是修改后再議,按照專家意見詳細回復,返回10天后錄用,應該是沒有再送外審,編輯直接決定了。效率確實高。推薦!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