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q0oyq"><dd id="q0oyq"></dd></s>
    <center id="q0oyq"><table id="q0oyq"></table></center>
    <center id="q0oyq"><object id="q0oyq"></object></center><dl id="q0oyq"></dl>
    <dl id="q0oyq"></dl>
    <input id="q0oyq"><dd id="q0oyq"></dd></input>
    加急見刊
    主頁 > 學術期刊 > 中國地質

    中國地質

    CSCD北大核心統計源核心SCD目錄國家級

    《中國地質》是中國地質調查局主管、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聯合主辦的綜合性地質學術刊物,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中國百強科技期刊”,2017年、2020年分別入選“第4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和“第5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并多次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在中國地學界享有盛譽,在國際上有較大的影響,被美國《化學文摘》(CA)、《地質文獻預評數據庫》(GRP)、《劍橋科學文摘(網絡版)》CSA(Natural Science),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Scopus)、《地學數據庫》(GeoBase),俄羅斯《文摘雜志》(AJ)及英國《動物學記錄》(ZR)等收錄。

    《中國地質》立足地質調查,面向地質行業,傾力展示國家層次、高水平的學術科研成果,著重反映地質調查和國家級科研項目中具有創新性、前沿性、綜合性、導向性和標志性的研究成果。設有“特別關注”、“綜述論文”、“學術論文”、“發現與進展”、“簡訊與熱點”等欄目。內容涉及基礎地質(包括地層、古生物、構造地質、巖石、礦物、區域地質等)、礦床地質、能源地質、海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含生態地質和災害地質)、城市地質、遙感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研究成果。

    主要欄目

    學術論文、 發現與進展、 特別關注、 簡訊與熱點、 綜述論文(基礎地質;礦床地質;能源地質;海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遙感地質)

    收錄與榮譽

    萬方收錄CA 化學文摘(美)知網收錄上海圖書館館藏Pж(AJ) 文摘雜志(俄)維普收錄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統計源核心期刊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SCD期刊目錄 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地質投稿指南

    1. 來稿可直接通過《中國地質》網站(網址:http://geochina.cgs.gov.cn)投稿。作者投稿時應聲明稿件專投本刊且未正式發表,切忌一稿多投,如有違反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承擔。

    2. 請在登錄后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電話等,并提供3~5位可能的審稿人姓名及通信地址、電話,供編輯部參考。

    3. 編輯部將在收到來稿后的4個月內答復您是否錄用。如在4個月后仍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或說明,您可改投他刊。

    4. 本刊除具有印刷版外,還具有光盤版和網絡版等電子版本。稿件一經錄用,所有版本的版權即由作者轉讓給本刊,凡不愿將自己的文章以光盤版和網絡版形式發表者,請投他刊。來稿發表后, 本刊酌付稿酬,并贈送2本樣刊和30份單行本。

    5. 稿件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文字和技術性刪改,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則應征得作者同意。

    6. 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邏輯嚴密、層次分明、文字精練。正文標題結構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二級或三級,各級標題用1、2、3……;1.1、1.2、1.3……表示,依次類推,頂格書寫。

    7. 在首頁腳注處注明:①如為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請注明基金名稱和編號;②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位、職稱、從事的主要工作;E-mail地址等。

    8. 論文的書寫順序為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字)、作者姓名(同單位作者一般不超過4人,多單位作者一般不超過6人)、作者單位(全稱、所在地、郵政編碼)、中文提要及關鍵詞、英文題目、作者漢語拼音、作者所在單位的英文全稱(包括所在地和郵編)、英文提要及關鍵詞、英文作者簡介、英文基金名稱(不必寫具體項目名)及編號、正文、參考文獻(英文在先,中文在后)。每篇論文的篇幅(包括提要、圖、表、參考文獻)不限,以實際內容多少為準。中文提要一般不少于400 字,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 4 部分內容;關鍵詞一般5個左右。英文提要及關鍵詞則與中文的相對應。

    9. 對稿件要求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標點符號使用要準確。

    10. 圖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圖表。插圖要主題突出、圖面結構合理、線條粗細疏密合適,如印刷時用黑白圖能表達清楚的就不必用彩色圖;圖面復雜、層次多、用灰度難以表達清楚的則用彩色圖。圖內文字及數字均要求用宋體字,圖中內容要與圖注和正文敘述相符。圖件要求按印刷時的實際尺寸進行計算機制圖,使用線段比例尺。雙欄排圖不寬于8cm,通 欄 排 圖 不 寬 于 17cm。 如 有 條 件 ,圖 件 最 好 用CorelDRAW軟件繪制(如用其他軟件繪制,則請轉成JPG 格式。分辨率要求:彩圖為400dpi,灰度圖為600dpi),單獨拷貝原文件。中文圖名、圖注置于圖的下方,英文圖名、圖注則放在中文之下。圖中代號能直接在圖注中標出的就不再在圖例中列出。內容較簡單的表格盡量使用三線表。中、英文表名放在表格上方。測試數據要在表格下方注明測試者、測試方法、實驗儀器設備、實驗條件、精度及誤差范圍等。

    11. 凡文稿中引用他人資料和結論者,務請按《著作權法》的規定標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來源,在文末的參考文獻表中寫出,否則責任由來稿人自負。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直接閱讀過的與本文有關的最主要的文獻。請不要列入非公開發行的文獻,必要時可在參考文獻前的注釋欄按陰碼順序列出。引用他人未發表過的資料或數據,應征得有關方面的同意并加以說明。本刊文獻現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文中參考文獻的引用處以括號標出第一作者的姓名和出版年,作者多于一位者加“等”;例:“(袁學誠等,2002)”(同時列出多篇文獻時,次序可按年代先后)。在文末的參考文獻表中,在“References”標題之下,著錄所有參考文獻,并將中文文獻作者的拼音、英文參考文獻按著者姓氏拉丁字母順序混合排列(一律姓前名后),第一作者相同的,按年代先后排列。原文為英文的直接列出即可;原文為中文有英文摘要的則列出其英文名,并以括號注明(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原文為中文無英文摘要的則譯出英文名,并以括號注明(inChinese)。具體著錄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姓名(列出所有作者姓名).出版年.文題[J].

    刊名, 卷(期): 起-訖頁.

    專著:作者姓名. 出版年. 書名[M]. 版次(第一版略). 出

    版地: 出版者,起-訖頁.

    論文集:作者姓名.出版年. 析出題名[C]//編者名(ed./eds.). 論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起-訖頁.

    期刊(中、英文)、專著、文集等在參考文獻表中的著錄格式舉例如下:

    References

    Chang Chengfa, Pan Yusheng, Zhen Xilan. 1982.Geology and Tectonics of the Qinghai- Tibet Plateau[M].Beijing: Science Press, 82- 91 (in Chinese with Englisabstract).

    Rapp R P, Watson E B. 1995. Dehydration melting of metabasalt at 8-21 kbar: Implications for continental growthand crust-mentle recycling[J]. Journal of Petrology, 36: 891-931.

    Xu Zhiqin, Yang Jingshui, Cheng Fangyuan. 1996. TheA'nyemaqen suture zone and the dynamics in subduction andcollision[C]//Zhang Qi (ed.). Study on Ophiolites andGeodynamics.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85-189 (in Chinese).

    Yuan Xuecheng, Ren Jishun, Xu Mingcai, Tang Wenbang.2002. Reflection seismic profile from Dengxian to Nanzhang,eastern Qinling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J]. Geology inChina, 29(1): 14-1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附中文參考文獻

    常承法, 潘裕生, 鄭錫瀾. 1982. 青藏高原地質構造[M].北京: 科學出版社, 82-91.

    許志琴, 楊經綏, 陳方遠. 1996. 阿尼瑪卿縫合帶及“俯沖-碰撞”動力學[C]//張旗主編.蛇綠巖與地球動力學研究.北京: 地質出版社, 185-189.

    袁學誠, 任紀舜, 徐明才, 唐文榜. 2002. 東秦嶺鄧縣—南漳反射地震剖面及其構造意義[J].中國地質, 29(1): 14-19.

    12. 作者在收到錄用通知及退改意見后,務請及時將修改稿(含插圖的word文檔)、清繪好的圖件(CorelDRAW X4以下版本)發送給責任編輯。

    《中國地質》編輯部地址:

    北京西城區阜外大街 45 號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地質》編輯部

    郵政編碼:100037

    電話:(010)58584250;(010)58584242

    傳真:(010)58584229

    E-mail:zhgdzh@vip.sina.com;zhgdzh@mail.cgs.gov.cn

    網址:http://geochina.cgs.gov.cn

    聯系方式

    • 官網地址:geochina.cgs.gov.cn
    • 投稿郵箱:zhgdzh@mail.cgs.gov.cn;zhgdzh@vip.sina.com
    • 聯系電話:010-58584242; 010-58584229; 010-58584243; 010-58584208
    • 雜志社地址:北京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地質》編輯部

    中國地質數據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吳銘*** :

    投了一篇關于中國地質研究的文章。雖然審稿過程有點著急,中間修改了兩次,但最后還是錄用咯,從投稿到錄用花了將近3個月。編輯都很負責任,校稿超級認真。對文章編排質量要求較高。是一個不錯的雜志.

    2024-04-13 03:23:26
    任*** :

    文章的亮點并不是很突出,但是數據很足,大修有6個問題,整整花了將近1個月的時間,回答有10篇,認真回答審稿人的題目似乎很關鍵,態度在那也很能說明問題??偟膩碚f,很快很專業。歷時將近2個月,但是我覺得文章按照審稿人的意見修好之后確實增色不少。非常不錯的雜志

    2024-03-30 15:29:25
    康*** :

    這家店鋪的客服很熱情,了解到這本雜志銷量多好的,看來是不錯的雜志,元素多樣,思想新鮮,建議喜歡的朋友可以試一下這本。書都挺新的,包裝也很好,非常滿意,還會回購的。

    2023-01-10 21:03:41
    壤駟*** :

    投稿到接收歷時1個多月,終于接收。等待的日子真是難熬,編輯送審很快,一審和二審差不多都是2周返回審稿意見,兩個審稿人,其中一個審稿人的問題很專業,非常有針對性。

    2022-12-20 13:00:09
    司*** :

    非常好的一個期刊,處理速度快不拖延這是很重要的,不管中不中編輯盡快處理就會讓作者很開心。當然很慶幸的錄用的~不知道推薦誰,所以沒有推薦審稿人。但是編輯部找了兩個審稿人,都是領域相關,審稿人很用心的提了一些意見,由于第一次投稿,寫的不是很好,但是專家非常的認真,還幫我改了一些用詞不當的地方~~

    2022-07-21 07:43:34
    茹*** :

    訂過幾次這本雜志,這家店鋪也挺實惠,覺得這個很適合青人士閱讀,內容豐富,很文藝,有名人故事,有一些故事哲理在里面,還有一些視野拓展的內容,挺不錯的,還是愿意多回購的。

    2022-04-08 16:11:52
    貫丘*** :

    老核心了,雜志不錯的,不像有的雜志全是關系稿,審稿人給的意見很中肯,編輯態度也非常好。只是現在稿件太多了,處理速度很慢。不過還是在我最壞打算的時間之內。

    2022-03-17 02:23:57
    宰父*** :

    在等待中如期而至,包裹的很貼心,男朋友很滿意,希望接下來的日子里,中國地質性價比高,服務態度超贊。希望來一如既往的好.

    2022-01-01 16:22:19
    公冶*** :

    論文從投稿到錄用大概2個半月,兩個審稿人,一個要求修改細節,另一個審稿人提的意見很中肯,本人也學習不少,大修后接受,感覺只要認真修改都沒問題,中國地質雜志水平在中文期刊中不錯,但是編輯處理效率速度一般,希望不斷改進吧。

    2021-07-18 13:44:41
    盛*** :

    中國地質審核還是挺嚴的,網站建的確實不錯,相關審核專家也一樣,認真嚴肅,一針見血,直中要害。但要認真也讀國外好的參考文獻,認真回復修改也沒問題。這個雜志的質量較高,大家加油!

    2021-03-04 02:33:35

    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泉州市| 信宜市| 平山县| 思南县| 治多县| 元江| 大城县| 西和县| 朝阳市| 于田县| 石河子市| 安国市| 江北区| 永吉县| 兰州市| 读书| 牡丹江市| 通江县| 隆昌县| 新蔡县| 巩义市| 广饶县| 怀柔区| 日喀则市| 石林| 宁乡县| 漠河县| 陇西县| 绥中县| 拉孜县| 买车| 丽水市| 健康| 岳普湖县| 青田县| 那坡县| 永兴县| 洪泽县| 长兴县|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