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冊
點擊《中國土地科學》投稿中心的“作者投稿”進行新用戶注冊,填寫個人信息,填寫完畢提交后,您將收到注冊成功的電子郵件,請按電子郵件提示激活賬戶后方可登錄。
2.投稿
在網站首頁輸入您的E-mail和密碼,以作者身份登錄,進入投稿頁面。按照頁面提示填寫全部投稿信息后提交即可。建議投稿作者就是論文的通訊作者,以方便聯系。
請下載刊版權轉讓授權書,每個作者親筆簽名(打印簽名無效)后掃描或拍照上傳至系統。
請將稿件總字數控制在12000字左右,摘要部分請按照本刊格式提交(摘要需要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研究結論:…”這些引導詞以及內容),超字數或摘要不符合本刊要求的論文將會被駁回。
投稿時可附言說明:建議的審稿人(附單位、通訊地址、郵編、E-mail地址)及希望回避的審稿人(最多3人)。
3.查詢稿件目前的處理情況
登陸系統后,進入稿件查詢即可。
4.修改稿件
關于稿件信息,在編輯部未對稿件進行任何處理時,您還可以在稿件查詢處隨時修改稿件信息。
一經處理,必須經編輯部進行退修操作才可以對稿件進行修改,在提交修改稿時,請直接以作者已申請注冊的E-mail和密碼登錄我們的網站,在[稿件管理]菜單下 [上傳/下載修改稿]子菜單,點擊后請找到該稿件編號對應的稿件,請先下載(打開)原文,查閱編輯部是否有直接的批注或修改;修改稿或補充的內容再通過[修改]功能上傳回來即可。請不要再使用投稿功能投此稿,否則會被視為新稿件,已有的審稿結果將作廢。
中國土地科學數據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萬俟*** :
中國土地科學審稿相對來說挺快的,11月10日投稿成功,19日通知已收稿且送外審,審稿意見下來后修改后錄用,另外中間有點小問題跟編輯打過一次電話,感覺態度挺好的,建議可以去投下。
2024-02-28 16:55:26
宗政*** :
收稿后一等就是4個月差7天,一直是審理中狀態,昨天上午催稿了,晚上一查就被拒了,要是早拒也就算了,讓我一天天數了過來,簡直是郁悶。
2023-10-20 06:51:25
伊*** :
稿件處理速度還算快,初審后很快進入了審稿階段。2個審稿人,審稿一個月后,可能有意見相左,又發了第三個審稿專家,因此等審稿意見回來一共是2個月。
2023-09-26 11:31:50
卜*** :
首先說一下中國土地科學雜志編輯的效率特別高,從而對這個雜志有了還不錯的印象。總體來說,發表的難度是有的,要求有一定的創新性,要求和本刊相關,審稿人也很專業,必須好好修改才有機會。編輯相當負責,效率極高,一旦錄用很快就會出刊!
2023-09-10 18:19:56
呼延*** :
收到錄用通知了,很高興,辛苦總算有了回報!總的來說,中國土地科學的編輯老師很好很負責,還有就是審稿老師很快! 當然自己也辛苦了,有好的運氣! 加油!
2022-05-03 23:33:06
應*** :
中國土地科學審稿周期還是挺快的,編輯很nice且負責任。有問題可以打電話給編輯,會很有耐心的解答,審稿人審理的十分細致。重要的是能把你文章中的閃光點抓住,同時也會犀利地指出你的不足。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是很好的雜志。
2022-01-20 20:46:34
貫丘*** :
中國土地科學雜志審稿比較嚴謹,編輯也比較嚴謹,一般一審拒稿的可能性比較小,編輯一般給的是修改或者重投的機會。修改一定要認真修改。我第一次投稿給了個大修,后來沒有十分認真仔細的修改返修后一個月給拒了,第二次投稿,非常認真的修改,接收!
2021-08-03 14:24:54
軒轅*** :
投的第一篇核心期刊文章,2月16號投稿,4月20號錄用退修,效率還是非常高的。中間審稿人提出的審稿意見一共三條,比較中肯,最后對審稿意見進行了認真回復,經過復審和主編決審,最終錄用。
2021-07-06 03:14:06
萬俟*** :
中國土地科學雜志的初審一天就通過了,外審近一個月,不到一個半月給審稿意見,修改10天,再次審稿速度比較快,一共差不多7周多時間就讓交版面費發錄用通知了。審稿專家意見還是比較中肯吧??傊容^順利。
2021-05-28 14:44:42
路*** :
專業雜志,有深度,不貴!印刷精美,內容精彩很有文化味的一本雜志,內容很有價值也很有用處,解釋很詳細,我也是經常需要在期刊上發表點東西的人,所以很喜歡看看別人的期刊文章,確實能學到不少的東西
2020-11-10 0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