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子技術雜志投稿須知: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shù)據(jù)準確、具有創(chuàng)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jù)充分、數(shù)據(jù)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lián)系方式。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shù)據(jù)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聯(lián)系方式
- 投稿郵箱:gdjs@chinajournal.net.cn/gdjs2009@hotmail.com
- 聯(lián)系電話:025-86858163
- 雜志社地址:南京中山東路524號(南京1601信箱43分箱)
光電子技術數(shù)據(jù)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shù)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shù)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shù)占該刊總被引次數(shù)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yè)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shù):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公仲*** :
投稿之后一直顯示審稿中,3周后返回結果。小修,回答審稿人幾個問題,2天后投出,再3天后接受。從投稿到接收正好一個月。很愉快的一次合作經歷,我希望以后還能有和你們一起合作的機會。
2023-10-04 02:18:29
潘*** :
我當時投了一篇,三天就接受了。當時為了能夠畢業(yè),太值得了。
2023-08-26 02:55:53
公仲*** :
投稿網很好,雜志發(fā)貨特別及時,回復也很及時,包裝也特別好,這個雜志買來后辦公室的同事們休息時經常來一起看,大家還一起討論里面的內容,內容很好,性價比非常的高,物美價廉。
2023-08-20 07:40:03
第五*** :
由于現(xiàn)在出書的人越來越多,市場上的雜志書籍不斷多樣化,所以雜志的種類也在不斷地完善中,而投稿網一直都是位居前列的雜志期刊,導師推薦,有助于論文寫作。并且這是老公指定讓買的,用于研究的參考書,反正值得推薦.
2022-04-30 06:14:18
趙*** :
我拿到手之后就迫不及待的看了,和想象中一樣,商品非常的好,內容不錯,質量真的好,而且快遞非???挺好的,客服也很好,每次都很耐心的回答我的疑問,包裝美美噠,超級喜歡,謝謝,還會再次購買的。
2022-03-18 19:30:22
濮陽*** :
光電子技術審稿速度很快,一個月多一點專家意見返回了,是小修,改回之后很快。就收到了采用通知,個人感覺效率很高,評審意見中對論文的一些細節(jié)都提出了很嚴謹?shù)囊螅炊鴮τ谖恼碌膬热莺徒Y論都沒有改動和質疑的地方。
2022-03-01 15:53:36
韶*** :
審稿周期應該不是很長,但是網絡更新不是很及時,因為著急畢業(yè),一個半月的時候問了一下,返修,還好小修,一個星期后接收,效率還是挺高,一共耗時兩個月,跟大家推薦的差不多,著急畢業(yè)的同學可以考慮一下這個雜志,還是挺不錯的,感覺有點打廣告的嫌疑了。
2021-10-12 08:26:03
諸葛*** :
光電子技術雜志工作人員效率很不錯,審稿人意見回來讓修改語法,并且指出如何修改,給的小修,編輯給了2周時間修改。審稿人很專業(yè),文章看的很仔細,給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并且在文章修改過程中,確實學到很多東西。
2021-08-06 09:54:23
杭*** :
光電子技術審稿挺快的,就是來來回回改了好多次,總共修改了3次吧,感覺編輯還是比較負責人的,也很耐心。就是版面費略貴。審稿速度要看運氣,只要不遇到拒審的話,一審就很快。
2021-08-02 05:54:19
于*** :
這個期刊的速度已經比過去慢很多了。5月份投了一篇,馬上送了外審,7月和9月顯示回來了兩位審稿人的意見,但編輯一直沒有處理,拖到11月份,發(fā)郵件催了一下,很快就給了小修,小修后大約兩個月錄用,7月份刊出。感覺論文比較好中。審稿人的意見不是很專業(yè)。EI檢索。
2020-11-13 08: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