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q0oyq"><dd id="q0oyq"></dd></s>
    <center id="q0oyq"><table id="q0oyq"></table></center>
    <center id="q0oyq"><object id="q0oyq"></object></center><dl id="q0oyq"></dl>
    <dl id="q0oyq"></dl>
    <input id="q0oyq"><dd id="q0oyq"></dd></input>
    加急見刊
    主頁 > 學術期刊 > 國際新聞界

    國際新聞界

    CSSCI北大核心SCD目錄

    《國際新聞界》(ChineseJournalofJournalism&Communication,CJJC)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新聞傳播學綜合性學術月刊,刊載國內外新聞傳播學各領域理論和應用研究的原創性成果。本刊為新聞傳播學科唯一的國家社科基金首批資助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新聞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之一。本刊對來稿實行同行專家匿名審稿制度,堅持學術質量第一,致力于學術自由與創新的追求,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瞄準國際學科前沿,繼續保持國內一流水平,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使《國際新聞界》成為真正的國際性學術期刊。

    1961年4月25日,《國際新聞界簡報》第1號創刊,至1965年12月共出版24期。創刊號注明“內部教學參考資料請勿外傳”,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編輯,主要介紹國際新聞界的動態和有關資料。創辦時雖然只是內部刊物,但在中國隔絕于世的特殊情境中,它開啟了一扇窺見外部世界的窗口。其中1964年9月25日至1965年9月25日期間,因本刊人員參加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停刊一年。此次復刊為了讀者查閱方便,特將本刊第1號至22號所載的全部內容,分類編成目錄索引,附于該期末尾。中斷期間,國際新聞界發生的重要事件,仍予補譯刊登?!拔幕蟾锩笔沟弥袊嗣翊髮W新聞系歷經停、分、合的磨難,本刊在“文革”期間???

    1979年5月,《國際新聞界》恢復出版,刊載內容主要包括國際新聞界動態、報刊宣傳述評、新聞理論、新聞業務、報刊史、新聞教育、新聞事業、新技術等,約兩月出版一期,總字數約五萬字。這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新聞學研究的恢復和重建、傳播學的引進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中國人民大學和其他新聞教育、研究單位老一代新聞傳播學者們,為本刊的發展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1981年3月11日,《國際新聞界》經教育部批準,自該日起公開發行。本刊此時的刊載內容擴展為國際新聞界動態、外國報刊宣傳述、新聞理論、新聞業務(新聞采訪與寫作、編輯、評論、新聞攝影、廣播、電視、廣告、報業管理等)、新聞事業史、新聞教育、新聞事業、新技術等,每三月出版一期,十六開本,64頁左右,約10萬字。

    1995年至2006年期間,《國際新聞界》主要是以介紹國際新聞傳播事業發展概況為主的學術性刊物,集學術性、新聞性于一體,探討新聞傳播前沿課題,提供世界傳媒發展的最新動態,介紹叱咤風云的國際新聞界人物,探討國際傳播中的最新熱點問題和重大新聞事件。

    1999年開始,《國際新聞界》正式實行來稿同行專家匿名審稿制度。評審委員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新聞界》特邀編委及校外專家組成。1999年本刊被評為全國新聞核心期刊,同年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本刊的“本期話題”欄目曾獲全國學術期刊金獎。

    2005年第5期起,《國際新聞界》不再只刊登外國以及涉及外國與中國關系的稿件,而是以國內外新聞傳播學各研究領域(包括新聞傳播業務)的學理研究為主,綜合體現本學科的學術志趣和發展趨勢。

    2006年開始,《國際新聞界》又由雙月刊改版為月刊,研究內容包括新聞傳播史論、大眾傳播業界、廣播影視、編輯出版、廣告、公共關系和傳媒經濟的各種理論與實踐問題、網絡信息傳播、傳播科技的各種現象和問題,以及與傳播相關的跨學科領域的研究,成為“大傳播”所有領域的各種研究課題的探討空間和研究成果發表的園地。

    2010年第4期開始,本刊的網站和在線投稿審稿系統開通,初步實現投稿和審稿的數字化管理。同期本刊對注釋與文獻進行中英對照的改版,加強了本刊的國際化程度,也為外國學者了解中國的新聞傳播研究的基本文獻提供了一扇窗口。

    2013年第1期開始,本刊在國內新聞傳播學期刊中首次采用國際學術期刊通行的16開版本。同年8月,本刊新網站和新遠程投稿和編輯系統啟用,全面實現投稿和編輯的數字化管理。

    2014年,《國際新聞界》開通并運營官方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已在《國際新聞界》紙刊上正式發表的學術論文。

    2020年,《國際新聞界》主辦了“可以聽的論文”系列線上講座,邀請曾在《國際新聞界》上發表論文的作者,講述自己的研究以及研究背后的故事,與諸位讀者相聚云端,反響熱烈。同年,《國際新聞界》入駐嗶哩嗶哩網站,運營“國際新聞界_學術講座”的官方賬號,發布國際新聞界編輯部參與舉辦的學術講座視頻,與時俱進地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形式豐富、獲取便捷的豐厚學術資源。

    主要欄目

    當代傳播業;新聞業管理;網絡傳播;傳播學論壇等面向新聞工作者;新聞專業師生。

    收錄與榮譽

    知網收錄上海圖書館館藏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維普收錄SCD期刊目錄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國際新聞界投稿指南

    《國際新聞界》(ChineseJournalofJournalism&Communication,CJJC)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新聞傳播學綜合性學術月刊,致力于學術的自由探討與研究的創新,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是新聞傳播學科唯一的國家社科基金首批資助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新聞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之一。本刊實行同行專家匿名評審制度,誠邀國內外作者登錄本刊在線投稿系統(http://cjjc.ruc.edu.cn)投稿。

    一、稿件類別

    (一)研究論文:論文(含本刊公開征集的話題稿)以中文或英文寫作,1.5萬字以內(包括中英文摘要、關鍵詞、注釋、參考文獻、表格、圖片等)。

    (二)譯稿:譯稿1萬字以內。若原文篇幅較長,譯者可經作者同意后摘譯。譯稿要附上版權人的授權證明(如對方的電子郵件回復截圖、授權書傳真等)。

    (三)書評:書評6千字以內,限于對三年以內出版的中外文新聞傳播學類書籍的評述。書評中要有書籍的出版信息,包括作者、書名、出版時間、地點、出版社、頁數、價格、統一書號,此類信息若是中文,要譯為英文。

    (四)訪談:針對國內外新聞傳播領域的重要問題對知名學者的訪談,字數1.5萬字以內。需要附上被訪談者的學術簡介,以及被訪談者的知情證明(如對方的電子郵件回復截圖、授權書等)。

    二、審稿程序

    (一)投稿:作者按網站要求注冊后,通過在線投稿系統投稿,請勿將稿件發給編委和編輯部任何個人或以其他方式投稿,以免耽誤審稿。

    (二)為了匿名評審的公正,請在發送投稿文檔前確保稿件開頭以及正文各處都已匿名處理。如未按規定匿名處理,本刊將對投稿作退稿處理。

    (三)審稿:1.來稿上傳后,將由編輯部初審;若適合本刊,則以雙匿名形式分發給兩位審稿人進行同行評議。作者可以通過投稿系統查詢審稿進度,發現退稿提示,請另投他刊。2.若審稿人提出修改意見,請作者參照修改后上傳修改稿及答辯說明。若兩位審稿人意見相左,本刊將請第三位審稿專家評審,并由編委會決定評審意見。如若作者2個月內未上傳修改稿,將被視為自行放棄投稿。

    (四)錄用:來稿在審稿人“推薦刊用”后,將由欄目主持、責任編輯、編輯部主任、主編助理依次再度編審,執行主編終審,全部通過后,本刊將擇期發表。

    (五)稿件在修改期間,請作者在上傳的修改稿中保留修改痕跡,并另附修改說明。

    (六)由于審稿資源與版面空間有限,同時為了避免作者稿件在本刊積壓無法按時發表,特對投稿須知做如下補充規定:沒有稿件在評審之中的作者,一次只能投一篇稿件;作者在前一篇稿件審稿結束前不要再投新的稿件。如違反規定,該作者在投稿系統中所投稿件均將作退稿處理。

    三、注意事項

    (一)投稿者須按照本刊的論文格式規范寫作(見后),格式不符者作退稿處理。

    (二)無論審稿中還是刊發后,論文一旦被確認抄襲、剽竊,本刊將在五年內拒絕該文作者的投稿,并在本刊及網站發布公告,凍結其注冊賬號。發現一稿多投,則在三年內拒絕該文作者的投稿。

    (三)稿件發表后,版權即屬于本刊編輯部所有(包括網絡數字版權)。本刊注重原創首發,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眾號、微博以及各網站等數字形式的首發權利。未經本刊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本刊進行翻印、網絡轉載或其他形式的傳播。此外,作者如果通過網絡其他途徑發布的文章與刊登在本刊的文章有所不同,須在顯著位置注明在《國際新聞界》正式刊載文章基礎上有修改。

    (四)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費。稿件發表后,作者將獲贈當期刊物。

    (五)投稿內容及文中所使用的人物稱謂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六)本刊原則上不接收翻譯類稿件。

    四、格式規范

    本刊從2018年第1期開始使用以下新版格式規范,請作者投稿時予以參照。為了保證匿名評審的公正,稿件正文word文檔的文件名和內容中都不能出現任何表明作者身份的信息;否則將被直接退稿。本刊在美國心理學會(APA)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正文、注釋、引文和參考文獻的格式規范。

    第一部分標題、摘要和關鍵詞

    中文標題:副標題(兩端對齊,主標題黑體小3號字,副標題黑體小4號字,之間用冒號或破折號相隔,不宜超過20字)

    作者姓名(左對齊,黑體小4號字)

    摘要(“摘要”二字左對齊,黑體5號字)

    (兩端對齊,宋體5號字,篇幅200-300字,摘要質量直接影響論文的被引用率,請作者高度重視。)

    關鍵詞(“關鍵詞”三字左對齊,黑體5號字)

    (宋體5號字,3-5個,之間用頓號分隔。關鍵詞盡量不要與標題重復)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四字左對齊,黑體5號字)

    (兩端對齊,宋體5號字,注明作者的姓名、任職機構、職稱、郵箱,比如:黃旦,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電子郵箱:。)

    EnglishTitle(兩端對齊,TimesNewRoman小3號加粗;副標題TimesNewRoman小4號字,之間用冒號相隔。)

    Author’sname(左對齊,TimesNewRoman小4號字,英文姓氏要全部大寫,名字首字母大寫,如:LIUHailong。)

    Abstract(左對齊,TimesNewRoman5號字加粗)

    (兩端對齊,TimesNewRoman5號字)

    Keywords(左對齊,TimesNewRoman5號字加粗)

    (兩端對齊,TimesNewRoman5號字,之間用半角逗號分隔;專有名詞和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他均為小寫)

    Author(多位作者則為Authors)(左對齊,TimesNewRoman5號字加粗)

    (兩端對齊,TimesNewRoman5號字,參考中文簡介翻譯,如:HuangDanisaprofessorof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FudanUniversityofChina.Email:.

    【說明1】如稿件為英文論文,務必要有對應的中文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等信息;順序為英文在前,中文在后。

    【說明2】如稿件為書評,在正文開頭添加“書籍信息”;如稿件為訪談,在正文開頭添加“被訪談者學術簡介”,如:

    書籍信息(左對齊,黑體5號字)

    《傳播的觀念》,陳衛星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349頁,ISBN:9787010041421,29元。

    被訪談者學術簡介(左對齊,黑體5號字)

    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Clifford·G·Christians)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傳播學研究教授、新聞學教授及媒介研究榮休教授。他長期擔任香檳分校傳播研究所(ICR)所長和傳播學博士項目負責人??死锼骨偎菇淌谑菄H知名媒介倫理學學者,其研究專長為傳播倫理、技術哲學等。他與幾位學者合著的教材《媒介倫理:案例與道德推理》被廣泛使用。他最近出版的著作還有《公共傳播倫理》、《媒介規范理論》和《跨文化世界中的傳播理論》等。

    第二部分正文

    一、標題與字體

    (一)標題一般為三級以內,一級小標題表示為“一、……”,二級小標題為“(一)……”,三級小標題為“1.……”(阿拉伯數字序號后標點為“.”,而非“、”)。

    (二)一級小標題為黑體小4號字;注釋和參考文獻為宋體小5號字;一級小標題以外次級標題及正文均為宋體5號字,每段首行縮進2字符。阿拉伯數字、英文字號同中文,字體為TimesNewRoman。

    二、內容

    (一)引用外國人名、外文書籍等材料時,可以直接使用外文姓名全稱;如使用中文譯名,需在首次引用時附括號注明其外文姓名全稱。

    (二)正文中專業術語的中英文對照時括號中的英文為小寫,如“要旨(gist)”。

    (三)稿件中的圖示若是彩色,請務必轉換為灰度,轉換時以可清晰辨識為準。

    三、標點

    (一)正文標點全部為中文全角輸入;中文中間的連接符為宋體,如時-空,阿拉伯數字、英文中的連接符為TimesNewRoman,如(Peters,2005:21-30),pre-modern。

    (二)帶有引號、書名號的并列成分之間不需要頓號;

    (三)圖表格式的標題位置:圖表標題在表格上方,圖片標題在圖片下方,居中,用冒號標注,如“圖1:”“表1:”;圖表與圖片標題黑體、五號字,表格與圖片內文字宋體、小五號字。

    四、引文

    (一)正文中的引文(直接引述與間接引述)采用文中夾注形式,基本格式為“(作者,出版年代:頁碼),如【……黃旦(2017)?!炕颉尽啊?。”黃旦(2017:45)】。

    引文如為著作,夾注中務必交代具體的引用頁碼,但是文后的參考文獻信息中不必交代頁碼;引文如為期刊,夾注中不必交代頁碼,但是文后的參考文獻信息中務必交代發表期刊的頁碼范圍。

    (二)若引文等于或者超過4行,則上下各空一行,獨立成段,無需引號,懸掛縮進2字符,段首縮進兩字符,五號楷體字。

    (三)同一作者同一年的多個文獻用a、b等區分,如(陳衛星,2016a)(陳衛星,2016b)。

    (四)如引注為譯作,夾注中需加上原出版年份,且原出版年份在前,譯作年份在后,如【利奧塔爾(1979/1997)】

    (五)如引文作者超過六位,可只標注第一作者,其姓名后標注“等”(英文用“etal.”)。

    第三部分注釋與參考文獻

    (一)注釋[Note/Notes]

    注釋放在文末,全部頂格,在文中需要說明的文字處插入標注(依次上標阿拉伯數字序號1),文章末尾序號1對應的文字即為該處注釋的內容。

    (二)參考文獻[Reference/References]

    1.參考文獻如超過一行,從第二行開始懸掛縮進兩字符;

    2.參考文獻指按順序列出正文和注釋曾引用的文獻,不同語言文獻排序為:中文文獻(包含外文文獻中文版)在前、外文文獻在后。中文和外文文獻作者均以姓氏拼音字母為序(作者不詳或機構作者時,以其英譯首字母排序)。

    3.中文參考文獻用中文全角,英文參考文獻用英文半角,中文參考文獻無須譯成英文。

    4.同一作者的文獻,按出版年份先后順序排列;若出自同一年,在這一年后加注a、b、c區分,如:陳衛星(2016a)、陳衛星(2016b)。

    5.如果是報刊上的文章,沒有具體作者,可以用報刊名稱作為作者;

    6.具體范例:

    期刊論文

    黃旦(2015)。新報刊(媒介)史書寫:范式的變更?!缎侣勁c傳播研究》,(12),5-19。

    楊國斌(2017)。情之殤:網絡情感動員的文明進程?!秱鞑ヅc社會學刊》(香港),(40),75-104。(境外中文期刊文章中附小括號注明出版地)

    McCombs,M.E.,&Shaw,D.L.(1972).Theagendasettingfunctionofthemassmedia.PublicOpinionQuarterly,36(2),176-187.(英文期刊的卷號用斜體)

    會議論文

    黃旦(2014年7月)。在“書”與“刊”之間:發明中國現代報刊。“全球化時代中西方媒體文化比較研究”會議論文。北京。

    Peters,J.D.(2011,March).Twocheersfortechnologicaldeterminism.PaperpresentedatConferenceonMediaHistories:Epistemology,Materiality,Temporality.NewYork.

    書籍

    陳衛星(2004)?!秱鞑サ挠^念》。北京:人民出版社。

    Silverstone,R.(1994).Televisionandeverydaylife.London,UK:Routledge.(英文著作中,美國出版地要列出城市名與州名縮寫,美國以外的地區要注明城市名與國名縮寫)

    奧平康弘(1997)。《ジャーナリズムと法》。東京:新世社。(非英文的外文著作樣式,直接使用原文字。)

    書籍章節

    張詠,李金銓(2008)。密蘇里新聞教育模式在現代中國的移植——兼論帝國使命:美國實用主義與中國現代化。載李金銓(主編),《文人論政——知識分子與報刊》(第281-309頁)。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特別注意:引用書籍章節時,須析出文章頁碼)

    Carey,J.W.(1999).Innis“in”Chicago:hopeasthesireofdiscovery.InAcland,C.R.,&Buxton,W.J.(Eds.).HaroldInnisinthenewcentury:Reflectionsandrefractions(pp.81-104).Montreal,CA:McGill-Queen’sUniversityPress.(特別注意:引用書籍章節時,須析出文章頁碼)

    Szablewicz,M.(2015).The“losers”ofChina’sInternet:memesas“structureoffeeling”fordisillusionedyoungnetizens.InYang,G.(Ed.).ChinaContestedInternet.CopenhagenK,DK:NIASPres.

    編著

    李金銓(主編)(2008)?!段娜苏撜R分子與報刊》。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Acland,C.R.,&Buxton,W.J.(Eds.).HaroldInnisinthenewcentury:Reflectionsandrefractions.Montreal,CA:McGill-Queen’sUniversityPress.(六位以上作者的文獻,只保留第一位作者姓名,后面標注“等”,英譯為“etal.”;六位及六位以下作者要標注全部作者姓名。)

    譯著

    丹尼斯·麥奎爾,斯文·溫德爾(1982/2008)?!洞蟊妭鞑ツJ秸摗罚ㄗ=ㄈA譯)(第2版)。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Nora,P.(1893/1996).Realmsofmemory:Conflictsanddivisions(vol.1).(Goldhammer,A.Trans.).NewYork,NY:ColumbiaUniversityPress.

    學位論文

    王維佳(2009)。《作為勞動的傳播:我國新聞工作者的勞動狀況研究》。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論文。北京。

    Peters,B.(2010).FromCyberneticstoCyberNetworks:NorbertWiener,theSovietInternet,andtheColdWarDawnofInformationUniversalism.PhDdissertation,ColumbiaUniversity,NewYork.

    報紙

    李松(2012年01月10日)。烏坎事件折射出什么?《人民日報》,A17。

    南方周末(2008年3月8日)。公民新聞與新聞專業主義?!赌戏街苣罚珺17。(報紙文章樣式。若無個人作者,可用報刊名稱代替。)

    Ronson,J.(2015).HowonestupidtweetblewupJustineSacco’slife.NewYorkTimes,A12.

    雜志

    呂新雨(2006)?!秲x式、電視與意識形態》。《讀書》,(8),121-130。

    TheEconomist(2017,November).Traffckingwomen:Fearontheborder.TheEconomist,(4),29-30.

    網絡材料

    Edelman(2015)?!吨袊髽I信任度下滑,仍缺乏誠信和互動參與度》。檢索于http://www.edelmangroup.cn/newsDetail34.html.

    中國的新聞業與社會轉型(時間不詳)。檢索于http://www.abcd.com.cn.(網絡文獻或資料無確切作者、時間時,正文夾注中用文獻名第一個詞匯“中國”表示作者,參考文獻中用文獻名表示作者;時間用“時間不詳”表示。)

    Roberts,M,E.(2014).Fearorfriction?Howcensorshipslowsthespreadofinformationinthedigitalage.Retrievedfromhttp://scholar.harvard.edu/files/mroberts/files/fearfriction_0.pdf.

    其他格式范例請參照《美國心理學會寫作手冊(第六版)》(PublicationMannual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sixthedition)。

    聯系方式

    • 官網地址:cjjc.ruc.edu.cn
    • 投稿郵箱:gjxwj0@126.com
    • 聯系電話:010-82509362
    • 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新聞樓

    國際新聞界數據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龐*** :

    加急審稿,上傳稿件后過了3天就送外審,過了10天查看審稿狀態,我就發郵件去催審了,結果過了10分鐘左右,編輯發了審稿意見,是一張圖片,上面寫了修錄,還給了幾條小的修改意見;逐一修改后,上傳修改稿,過了半個月左右就錄用了,這次投稿還算比較順利吧。

    2024-04-10 00:46:06
    公祖*** :

    期間修改了3次被發表,非常感謝審稿老師和編輯。中途要求編輯部發送接收函,很快就答應了。態度很好。對文章問題點的修改也做了詳細的批注。國際新聞界雜志審稿老師也是夠專業的,對文章幫助很大!值得推薦!

    2024-02-25 10:57:07
    太史*** :

    第一次投稿,從投稿到錄用正好一個月,審稿人意見切實中肯,不像有人說的敷衍了事編輯服務態度也很好。總的感覺近兩還是在進步的。

    2023-08-13 09:26:01
    壤駟*** :

    國際新聞界雜志的審稿流程蠻多,但是進行的比較快,效率很高。編輯人很好,外審之后,親自打電話講了許多期刊運用格式上的注意事項。真的很感謝!

    2022-11-26 15:55:18
    赫連*** :

    編輯很負責,網投系統做的不錯。對任何稿件只要過了初審都會認真對待。

    2022-08-03 03:09:45
    令狐*** :

    國際新聞界速度比較快,編輯態度特別好,每次打去電話都很認真。審稿費在錄用后才交,比較人性化,而且版面費都很便宜。內容充實些還是比較好中的。

    2022-06-05 09:55:45
    西門*** :

    國際新聞界雜志處理的速度比較快,審稿人的建議也很專業,審稿效率高,專家意見中肯,切中要害!該雜志的編輯部處理速度也很快、工作規范,相當滿意。是一個值得大家投的雜志!

    2022-01-19 15:28:13
    南榮*** :

    審稿周期不太長,審稿專家給出的意見比較中肯,有利于提高文章質量。等待刊發的時間比較長,可能是稿件多吧。需要自己郵寄兩份打印稿,個人認為這個要求有點多余。版面費不多,可能因為通訊作者是該雜志的編委吧。

    2021-07-21 20:48:36
    軒轅*** :

    本刊將繼續堅持指導性、學術性相結合的辦刊宗旨,增加實用性和信息性內容,報道國內外鑒發展動態,傳播鑒行業信息,推動鑒編纂理論研究的發展,促進鑒工作經驗的交流,進一步為廣大鑒工作者和讀者服務,為推動我國鑒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2021-07-21 14:33:32
    江*** :

    第一次投稿,從投稿到錄用正好兩個月,效率很高。個人感覺原創的idea和低重復率加上部級基金,錄用機會還是蠻高的。審稿人意見切實中肯,不像有人說的敷衍了事,國際新聞界雜志編輯服務態度也很好。

    2020-09-13 08:02:19

    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河市| 正定县| 樟树市| 昌图县| 南郑县| 综艺| 柘城县| 灵丘县| 巴林左旗| 连山| 义乌市| 化隆| 同德县| 广德县| 台中县| 龙游县| 正宁县| 苏尼特右旗| 喀喇沁旗| 北碚区| 石泉县| 绥芬河市| 明溪县| 三河市| 乌拉特前旗| 高安市| 克东县| 高州市| 桐庐县| 通江县| 高陵县| 木兰县| 华蓥市| 盐山县| 兴城市| 招远市| 惠水县| 揭阳市| 溧水县| 马公市| 萨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