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q0oyq"><dd id="q0oyq"></dd></s>
    <center id="q0oyq"><table id="q0oyq"></table></center>
    <center id="q0oyq"><object id="q0oyq"></object></center><dl id="q0oyq"></dl>
    <dl id="q0oyq"></dl>
    <input id="q0oyq"><dd id="q0oyq"></dd></input>
    加急見刊
    主頁 > 學術期刊 > 探礦工程 > 探礦工程審稿周期是多久?

    探礦工程審稿周期是多久?

    2024-11-9 10:30:00

    探礦工程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重要通知:《探礦工程》現已更名為《鉆探工程》

    《探礦工程》雜志創刊于1957年10月,由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刊名。60多年來,共出刊49卷433期(截止2022年10月底)。同時出版了《探工零訊》34期,《勘探技術》32輯。總計出刊數量近500期。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經過編委會、編輯部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以及全國探礦工程界全體同仁的大力支持,《探礦工程》雜志已成為探礦工程行業不可或缺的技術交流平臺,為行業的發展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朱光亞,地礦部部長朱訓、宋瑞祥,原部長孫大光,副部長塞風、李軒、夏國治、張宏仁、陳洲其,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原局長壽嘉華,地礦部黨組成員、部辦公廳主任李樹棠,原地質部探礦司司長、《探礦工程》雜志第一屆編委會主任委員任子翔,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廣志、蘇義腦,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原理事長翁永慶,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副理事長陳浩元等都曾為本刊題詞祝賀。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到編輯部慰問。

    《探礦工程》雜志的“發刊詞”中明確了雜志的主要任務和辦刊方針:一是廣泛交流鉆探、坑探、探礦機械方面的現場實際生產經驗;二是發表和討論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三是介紹國外新知與科學動態。創刊初期,主要以交流鉆探、坑探施工方面的經驗和介紹國外(主要是前蘇聯)鉆探設備器具的結構功能為主;到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的探礦工程技術水平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一大批鉆探(坑探)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涌現,這一時期的《探礦工程》主要報道了這些具有先進性、實用性的科研成果,促進了這些新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探礦工程隊伍逐漸進入巖土工程施工市場,服務領域也從單純的地質找礦拓展到國家基礎建設的各個方面,《探礦工程》雜志所刊登的內容也隨之拓寬,刊名也于2004年變更為《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探礦工程》于1992、1997年連續兩屆獲得全國優秀科技期刊,首批進入中國期刊方陣期刊,為全國探礦工程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系統科技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礦業文摘》、《中國地質文摘》等將其作為主要引用刊物之一;全國一些大圖書館及相關科技情報研究所將其作為館藏期刊。俄羅斯《地質文摘》(綜合卷)、俄文《介紹化學論文》雜志也經常摘錄其文章。

    為更好地服務新時代地質調查轉型升級發展,推動地質科技創新,從2021年開始,更名為《鉆探工程》雜志。

    《鉆探工程》雜志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管,中國礦業報社、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主辦。

    主要欄目:地質鉆探,能源資源鉆采,海洋鉆探,鉆探裝備,民生地質,巖土工程。

    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動《鉆探工程》雜志向更高層次發展,不辜負探礦工程前輩們為我們留下的這份寶貴的財富,續寫好這部傾注著幾代探工人心血的巨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精河县| 高要市| 屏山县| 峨边| 吉林市| 尚志市| 海丰县| 稻城县| 特克斯县| 淮阳县| 鄢陵县| 会理县| 开阳县| 资中县| 葫芦岛市| 大兴区| 黎川县| 靖宇县| 江门市| 民勤县| 仙居县| 黑龙江省| 莆田市| 卢氏县| 盈江县| 嵩明县| 江门市| 黑龙江省| 闵行区| 宝鸡市| 潼关县| 喀喇沁旗| 江山市| 枣庄市| 茶陵县| 兰坪| 眉山市| 夏河县| 马龙县| 呈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