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稿文章結構
規范完整的投稿文章應包括以下九個部分,其中①②⑥為所有文章所必須,有些投稿文章可根據情況缺省其余的一些部分。投稿時缺省部分可在內容框中填“無”或“略”。
①文章標題(含副標題)②作者署名(含單位)③支撐項目 ④摘要 ⑤關鍵詞 ⑥正文 ⑦參考文獻 ⑧注釋或說明
⑨英文信息(標題、副標題、姓名拼音)
2.編輯軟件和文件類型
要求使用Microsoft Office Word 編輯稿件,文件格 式為.doc或.docx,相應的pdf文件和其他文件作為附件。可以不提供附件。
3.頁面設置和版式
A4頁面,左右頁邊距3.17cm,上下頁邊距2.54cm(即WORD系統默認頁邊距)。
通欄排版(與雜志最終發表時的雙欄排版不同,投稿時不得分欄)。
4.行距和段落
建議全文使用單倍行距(可全選按Ctrl+1進行快捷設置,可以有所變化以體現美觀)。
建議段前、段后值均為0(美觀的前提下,也可按軟件默認的值不作調整)。
5.文章標題
文章標題應能準確表達研究的對象和內容,可包括限定條件和研究方法,盡可能簡潔,不宜使用縮略詞。格式:黑體、小二號、居中。
文章副標題用以補充界定標題所未能述及的準確研究內容或列出研究案例,加破折號“—”。格式:仿宋體、小二號、居中。
6.支撐項目(腳注)
如有基金資助或項目支持,需提供基金或項目的名稱及編號。在文章標題后以上標“*”的形式表示,基金和項目內容標注于首頁腳注。腳注用短橫線與正文隔開。
腳注內容部分以“*”(后有一半角空格)開頭,格式:楷體、小五號,不縮進。
7.署名
署名代表著作權歸屬,按作者對文章的貢獻大小先后排序。署名部分包括作者姓名及其單位。
①第一行(段)為姓名行,黑體、五號、居中。
如作者姓名為2個字,則中間空一全角空格;多位作者之間也空一全角空格。如同一作者屬于多個單位,則在姓名后用上標1.2—···等代表其單位。如不同作者屬于不同單位,則在各自姓名后分別用上標1、2······等代表其單位。如所有作者均屬同一單位,則不用加注上標序號。姓名排列、字體和上標如:
“劉 濤'張近平12 劉詩薇3”
②下一行(段)為單位行,宋體、五號、居中。
單位寫準確全稱(即法人名稱、單位公章上的名稱),較大單位(如高校)加二級單位名稱。二級單位與單位名稱之間留一半角空格,后加半角逗號后接單位所在省級行政區、地市級行政區、郵政編碼,“省”、“市”、“自治區”等字省略。省、市、郵編間用一個半角空格隔開。多個單位時,單位前面加阿拉伯數字序號(與作者姓名后的上標對應)和半角“.”號。兩個單位之間加半角“;”。單位排在一個自然段,前后用全角括號。單位排列如:
(1.浙江師范大學 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2.江蘇省天一中學,江蘇無錫214101;3.常熟市中學,江蘇 蘇州 215500)
8.摘要
摘要是文章內容的縮短的、精確的、無須解釋或評論的概括。即摘要是文章的微縮版,要求精練,但必須寫出文章的全部實質性內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和重要性、內容、方法、結果和結論、意義或貢獻(不加任何評述,如“重要的”、“積極的”等)等,不要寫成引言。以第三人稱(主語為文章、作者)方式表述,但省略第三人稱主語。
①“摘要:”(冒號為全角)為黑體、五號:
②摘要內容為楷體、五號;
③段落寬度與正文段落寬度相同;④全部內容限一個自然段;
⑤段首縮進兩個漢字:⑥摘要段前空一行。
9.關鍵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的詞匯,可以從題名、摘要或主題內容中選用能反映文章特征的、通用性強的、為同行所熟知的詞語。每篇文章提供3—8個關鍵詞。
①“關鍵詞:”(冒號為全角)為黑體、五號;
②關鍵詞內容為楷體、五號;
③各關鍵詞中間以全角分號隔開;
④最后一個關鍵詞后無標點;
⑤縮進兩個漢字;
⑥關鍵詞段后空一行。
10.正文標題
①一級標題:以漢字序號加頓號表示,即“一、”,黑體、小四號,縮進兩個五號漢字位;
②二級標題:以阿拉伯數字(半角)加點號(半角),即“1.”表示,黑體、五號、縮進兩個漢字;
③三級標題:以加雙括號(半角)的阿拉伯數字(半角),即“(1)”表示,宋體、五號、加粗,縮進兩個漢字;④標題單獨成行(段),標題后不要標點符號。
11.正文其他內容
①正文主文部分(即不包括案例和插敘的部分)為宋體(包括其中的英文字符和數字)、五號,案例和插敘部分為楷體、五號;
②正文中涉及的其它特定內容以其特別規定為準,如各級標題、圖序圖名、表序表名、表格內文字等。
12.表格
①每張表格要有表序編號,并在正文中有文字標示(如“如表1所示”),全文按“表1”、“表2”、“表3”編號;案例或插敘部分(用楷體表示)的表格可直接使用原表序,也可全文統一編排表序;
②表格放在正文第一次提到該表的自然段結束之后:
③每張表格要有表名;
④表序和表名放在表格的上方;
⑤表序和表名之間空兩個半角空格(一個漢字位)⑥表序表名為黑體、五號、居中;表序號用半角阿拉伯數字:
⑦表內文字用楷體、五號(包括表頭行),如果文字量較多可用小五號:
⑧表寬采用兩種最大約束規格,一是與雜志正式排版的頁面分欄(寬7.8cm)等寬,二是與頁面內芯(寬16.5cm)等寬;
⑨建議使用三線表。
13.圖像
①圖像嚴格要求采用嵌入式居中排版(即圖像不要懸浮,圖像所在行沒有文字環繞);每行只排一幅圖,即使寬度再小的圖一行也不要排兩幅;
②每幅圖像要有圖序編號,并在正文中有文字標示(如“見圖2”),全文按“圖1”、“圖2”、“圖3”編號:案例或插敘部分(用楷體表示)的圖像可直接使用原圖序,也可全文統一編排圖序;
③圖像放在正文第一次提到該圖的自然段結束之后:
④每張圖像原則上要有圖名;⑤圖序和圖名放在圖像的下方;
⑥圖序和圖名之間空兩個半角空格(一個漢字位)⑦圖序圖名為黑體、五號、居中;圖序號用半角阿拉伯數字:
⑧圖幅寬度采用兩種最大約束規格,一是與雜志正式排版的頁面分欄(寬7.8cm)等寬,二是與頁面內芯(寬16.5cm)等寬;
⑨圖像清晰。一般要求分辨率大于300。建議提供photoshop、Visio 等常用專業繪圖軟件制作的圖像源文件。圖像文件單獨保存,可以附件形式上傳,在編輯部索取時能以單獨圖像文件方式提供;
⑩地圖要求:最好由GIS軟件繪制生成,要有線段比例尺,地圖內文字宋體、小五號;江河湖海名稱左斜,山脈名稱右斜。涉及國界的地圖要符合國家制圖的
有關規定,中國全圖不能少掉臺灣省和南海諸島區域。根據相關國家規定,作者在投稿時請注意:
1.在不影響文章完整性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的地圖;
2.如必須使用地圖,底圖需來源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標準地圖服務網站或地方地圖官方網站;
3.重點區域尤其關注(如:使用到中國版圖地圖時,國界線需清晰正確,臺灣島、海南島、釣魚島、南海諸島等重要島嶼不可遺漏)。
14.參考文獻
文后參考文獻是指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引用的文獻必須注明準確的出處。
①正文中在引用文字結束位置后的右上角(上標形式)以“[]”中加序號的方式注明引用文獻的先后順序(整句都是引用句引用標號放在句末的標點符號之外),并在文后按序號列出相應文獻。如文中多處引用同一文獻,正文中仍按順序編排,而文后則將不同序號(代表同一文獻)并列放置在第一次出現該文獻的地方,后面則序號跳躍不再重復出現該文獻;
②“參考文獻:”(冒號為全角)為黑體、五號,縮進兩個漢字;
③參考文獻漢字內容為楷體、五號,首行縮進兩個漢字,英文和數字內容用“Times New Roman”字 體。(方法:先全選參考文獻設為楷體,再全部設為“Times New Roman”字體,英文和數字變為“Times New Roman”,漢字字體不變,仍為楷體)
④參考文獻中(作為格式)的標點符號(不包括文獻題名中內含的標點符號)一律用半角標點(含半角括號),標點前后不留空格(英文參考文獻的單詞間有空格);
⑤多位作者間用“”隔開,多于三位作者的文獻只列前三位作者,并加“,等.”,英文文獻中三位以上作者用“.etal.”表示;
⑥參考文獻標號“[]”后直接接作者姓名,不留空格。
15.注釋或說明
指與文章相關的需要注釋或說明的內容。作為文章組成部分的注釋或說明放在參考文獻之前,作為文章附屬內容的注釋或說明放在參考文獻之后。參考文獻不以注釋方式出現。
①“注釋:”、“說明:”(冒號為全角)字樣為黑體、五號,縮進兩個漢字;
②多條注釋或說明以加圖阿拉伯數字(即①②③....··)標序,楷體、五號。
16.英文標題(含副標題)和作者姓名拼音
包括:①對應中文標題(含副標題)的英文標題(含副標題),②一定長度的連接點號,③所有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
①排在一個自然段;
②放在文檔最后,投稿時復制填入投稿系統中“文章英文標題和作者英文譯名”位置:
③宋體、三號,不縮進;
④所有實詞和字母多于三個(不含三個)的介詞、連詞首字母要大寫。姓和名拼音之間留一空格,姓首字母、名首字母大寫。如“陸小芳”譯為:"Lu Xiaofang”。
17.其他要求
①計量單位和符號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中規定的單位及符號;
②文中外國人名統一為中文,可加括號注明其英文名:
③中學教材中的課題名加引號,不用書名號:④字、詞運用準確。文句主謂賓完整,結構規范。全文語言表達準確,行文流暢;
⑤文章篇幅應與其創新程度、價值水平相適應。全文在6000字以內為宜(含圖,圖按其占版面折算字數),有較高價值的文章篇幅可加長,但一般也限定在12000字以內;
⑥論文完成后“咬文嚼字”、朗讀校對,消除病句、別字。
聯系方式
-
官網地址:dljx.ecnu.edu.cn
- 投稿郵箱:dljx@vip126.com
- 聯系電話:021-54341226
- 雜志社地址:上海市普陀區綏德路3663號
地理教學數據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東里*** :
最近剛錄用了一篇,心得:為加快審稿速度,格式盡可能按照雜志的要求,可以向編輯老師索要范文,包括字體、行距、腳注、參考文獻格式等等,注意參考文獻一般是要求12篇,我第二份投稿從初審通過到錄用僅42天,除了文章本身,與書寫規范也有一定關系。
2024-02-25 08:15:20
畢*** :
地理教學雜志審稿速度也很快,專家給的評價也很中肯。審稿人提的意見很有針對性.
2023-06-12 02:08:19
戈*** :
地理教學審稿意見非常專業,這次文章投稿順利通過初審、再次初審、二次初審三個階段,進入外審后,一專家同意,一專家提出很多意見,意見有70%非常中肯,30%我個人覺得有些挑刺,總之,編輯綜合意見是拒稿。
2023-04-17 21:35:41
東里*** :
地理教學審稿的速度特別快,我的文章從投稿到錄用一共不到1個月的時間。審稿老師給出的意見都很中肯,對問題分析得面面俱到,非常專業!
2023-02-21 03:18:29
太史*** :
投稿一個月左右,給錄用與否,錄用后需要修改的就修改即可,每次修改大概20天左右就有回復,編委很負責的,他們會把詳細的修改意見標出。非常細心。推薦投稿。
2022-07-29 23:33:09
家*** :
總是經常看到其他網友們發表一些錄用的經驗和信息,一直覺得對我們這些還在投稿過程中痛并奮斗著的人是一種莫大的幫助,首先感謝那些愿意為大家分享經驗的人,因為搞科研一個人真的不行,需要大家互相幫助。本人的情況,總共兩個審稿人,7月底投稿,11月初收到錄用通知,其中經過兩次修改,總歷時4個月,總體來說還是很快的,編輯和審稿人都很負責,排版速度也比較快下個月就online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參考,另外,現在變為三個審稿人了覺得難度多少會增加一些。
2022-03-01 01:14:44
西門*** :
第一次投地理教學,老師對工作極度負責和耐心。我文章接手后,想要一個錄用證明,給編輯老師打了電話,態度特別和藹,30分鐘后即收到了了錄用通知。第一次投這個雜志,速度特別快。最重要的,編輯特別好。贊一個!
2021-07-24 04:26:40
郭*** :
該期刊的文章質量在同類期刊中還是蠻高的,可能是自己的文章創新性不明顯吧,編輯和審稿老師給予了詳細而專業的回修意見,返修了2次,最后終于接收了。
2021-05-10 11:27:35
鮮于*** :
本人文章沒有掛基金,沒有大牛,只有小弟的一番努力。對我是個很大的激勵,希望地理教學越辦越好。
2021-04-08 23:31:20
伍*** :
專家評審24天,外審14天,編輯部處理了半個月讓退修,感覺提的問題還挺不好回答的------第1次修改稿返回,兩天后顯示錄用,不過最后還有一個終審,目前已錄用,速度比較快。
2021-03-24 1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