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q0oyq"><dd id="q0oyq"></dd></s>
    <center id="q0oyq"><table id="q0oyq"></table></center>
    <center id="q0oyq"><object id="q0oyq"></object></center><dl id="q0oyq"></dl>
    <dl id="q0oyq"></dl>
    <input id="q0oyq"><dd id="q0oyq"></dd></input>
    加急見刊
    主頁 > 學術期刊 > 地理教學 > 地理教學投稿要求

    地理教學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1.投稿文章結構

    規范完整的投稿文章應包括以下九個部分,其中①②⑥為所有文章所必須,有些投稿文章可根據情況缺省其余的一些部分。投稿時缺省部分可在內容框中填“無”或“略”。

    ①文章標題(含副標題)②作者署名(含單位)③支撐項目 ④摘要 ⑤關鍵詞 ⑥正文 ⑦參考文獻 ⑧注釋或說明

    ⑨英文信息(標題、副標題、姓名拼音)

    2.編輯軟件和文件類型

    要求使用Microsoft Office Word 編輯稿件,文件格 式為.doc或.docx,相應的pdf文件和其他文件作為附件。可以不提供附件。

    3.頁面設置和版式

    A4頁面,左右頁邊距3.17cm,上下頁邊距2.54cm(即WORD系統默認頁邊距)。

    通欄排版(與雜志最終發表時的雙欄排版不同,投稿時不得分欄)。

    4.行距和段落

    建議全文使用單倍行距(可全選按Ctrl+1進行快捷設置,可以有所變化以體現美觀)。

    建議段前、段后值均為0(美觀的前提下,也可按軟件默認的值不作調整)。

    5.文章標題

    文章標題應能準確表達研究的對象和內容,可包括限定條件和研究方法,盡可能簡潔,不宜使用縮略詞。格式:黑體、小二號、居中。

    文章副標題用以補充界定標題所未能述及的準確研究內容或列出研究案例,加破折號“—”。格式:仿宋體、小二號、居中。

    6.支撐項目(腳注)

    如有基金資助或項目支持,需提供基金或項目的名稱及編號。在文章標題后以上標“*”的形式表示,基金和項目內容標注于首頁腳注。腳注用短橫線與正文隔開。

    腳注內容部分以“*”(后有一半角空格)開頭,格式:楷體、小五號,不縮進。

    7.署名

    署名代表著作權歸屬,按作者對文章的貢獻大小先后排序。署名部分包括作者姓名及其單位。

    ①第一行(段)為姓名行,黑體、五號、居中。

    如作者姓名為2個字,則中間空一全角空格;多位作者之間也空一全角空格。如同一作者屬于多個單位,則在姓名后用上標1.2—···等代表其單位。如不同作者屬于不同單位,則在各自姓名后分別用上標1、2······等代表其單位。如所有作者均屬同一單位,則不用加注上標序號。姓名排列、字體和上標如:

    “劉 濤'張近平12 劉詩薇3”

    ②下一行(段)為單位行,宋體、五號、居中。

    單位寫準確全稱(即法人名稱、單位公章上的名稱),較大單位(如高校)加二級單位名稱。二級單位與單位名稱之間留一半角空格,后加半角逗號后接單位所在省級行政區、地市級行政區、郵政編碼,“省”、“市”、“自治區”等字省略。省、市、郵編間用一個半角空格隔開。多個單位時,單位前面加阿拉伯數字序號(與作者姓名后的上標對應)和半角“.”號。兩個單位之間加半角“;”。單位排在一個自然段,前后用全角括號。單位排列如:

    (1.浙江師范大學 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2.江蘇省天一中學,江蘇無錫214101;3.常熟市中學,江蘇 蘇州 215500)

    8.摘要

    摘要是文章內容的縮短的、精確的、無須解釋或評論的概括。即摘要是文章的微縮版,要求精練,但必須寫出文章的全部實質性內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和重要性、內容、方法、結果和結論、意義或貢獻(不加任何評述,如“重要的”、“積極的”等)等,不要寫成引言。以第三人稱(主語為文章、作者)方式表述,但省略第三人稱主語。

    ①“摘要:”(冒號為全角)為黑體、五號:

    ②摘要內容為楷體、五號;

    ③段落寬度與正文段落寬度相同;④全部內容限一個自然段;

    ⑤段首縮進兩個漢字:⑥摘要段前空一行。 

    9.關鍵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的詞匯,可以從題名、摘要或主題內容中選用能反映文章特征的、通用性強的、為同行所熟知的詞語。每篇文章提供3—8個關鍵詞。

    ①“關鍵詞:”(冒號為全角)為黑體、五號;

    ②關鍵詞內容為楷體、五號;

    ③各關鍵詞中間以全角分號隔開;

    ④最后一個關鍵詞后無標點;

    ⑤縮進兩個漢字;

    ⑥關鍵詞段后空一行。

    10.正文標題

    ①一級標題:以漢字序號加頓號表示,即“一、”,黑體、小四號,縮進兩個五號漢字位;

    ②二級標題:以阿拉伯數字(半角)加點號(半角),即“1.”表示,黑體、五號、縮進兩個漢字;

    ③三級標題:以加雙括號(半角)的阿拉伯數字(半角),即“(1)”表示,宋體、五號、加粗,縮進兩個漢字;④標題單獨成行(段),標題后不要標點符號。

    11.正文其他內容

    ①正文主文部分(即不包括案例和插敘的部分)為宋體(包括其中的英文字符和數字)、五號,案例和插敘部分為楷體、五號;

    ②正文中涉及的其它特定內容以其特別規定為準,如各級標題、圖序圖名、表序表名、表格內文字等。

    12.表格

    ①每張表格要有表序編號,并在正文中有文字標示(如“如表1所示”),全文按“表1”、“表2”、“表3”編號;案例或插敘部分(用楷體表示)的表格可直接使用原表序,也可全文統一編排表序;

    ②表格放在正文第一次提到該表的自然段結束之后:

    ③每張表格要有表名;

    ④表序和表名放在表格的上方;

    ⑤表序和表名之間空兩個半角空格(一個漢字位)⑥表序表名為黑體、五號、居中;表序號用半角阿拉伯數字:

    ⑦表內文字用楷體、五號(包括表頭行),如果文字量較多可用小五號:

    ⑧表寬采用兩種最大約束規格,一是與雜志正式排版的頁面分欄(寬7.8cm)等寬,二是與頁面內芯(寬16.5cm)等寬;

    ⑨建議使用三線表。 

    13.圖像

    ①圖像嚴格要求采用嵌入式居中排版(即圖像不要懸浮,圖像所在行沒有文字環繞);每行只排一幅圖,即使寬度再小的圖一行也不要排兩幅;

    ②每幅圖像要有圖序編號,并在正文中有文字標示(如“見圖2”),全文按“圖1”、“圖2”、“圖3”編號:案例或插敘部分(用楷體表示)的圖像可直接使用原圖序,也可全文統一編排圖序;

    ③圖像放在正文第一次提到該圖的自然段結束之后:

    ④每張圖像原則上要有圖名;⑤圖序和圖名放在圖像的下方;

    ⑥圖序和圖名之間空兩個半角空格(一個漢字位)⑦圖序圖名為黑體、五號、居中;圖序號用半角阿拉伯數字:

    ⑧圖幅寬度采用兩種最大約束規格,一是與雜志正式排版的頁面分欄(寬7.8cm)等寬,二是與頁面內芯(寬16.5cm)等寬;

    ⑨圖像清晰。一般要求分辨率大于300。建議提供photoshop、Visio 等常用專業繪圖軟件制作的圖像源文件。圖像文件單獨保存,可以附件形式上傳,在編輯部索取時能以單獨圖像文件方式提供;

    ⑩地圖要求:最好由GIS軟件繪制生成,要有線段比例尺,地圖內文字宋體、小五號;江河湖海名稱左斜,山脈名稱右斜。涉及國界的地圖要符合國家制圖的

    有關規定,中國全圖不能少掉臺灣省和南海諸島區域。根據相關國家規定,作者在投稿時請注意:

    1.在不影響文章完整性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的地圖;

    2.如必須使用地圖,底圖需來源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標準地圖服務網站或地方地圖官方網站;

    3.重點區域尤其關注(如:使用到中國版圖地圖時,國界線需清晰正確,臺灣島、海南島、釣魚島、南海諸島等重要島嶼不可遺漏)。

    14.參考文獻

    文后參考文獻是指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引用的文獻必須注明準確的出處。

    ①正文中在引用文字結束位置后的右上角(上標形式)以“[]”中加序號的方式注明引用文獻的先后順序(整句都是引用句引用標號放在句末的標點符號之外),并在文后按序號列出相應文獻。如文中多處引用同一文獻,正文中仍按順序編排,而文后則將不同序號(代表同一文獻)并列放置在第一次出現該文獻的地方,后面則序號跳躍不再重復出現該文獻;

    ②“參考文獻:”(冒號為全角)為黑體、五號,縮進兩個漢字;

    ③參考文獻漢字內容為楷體、五號,首行縮進兩個漢字,英文和數字內容用“Times New Roman”字 體。(方法:先全選參考文獻設為楷體,再全部設為“Times New Roman”字體,英文和數字變為“Times New Roman”,漢字字體不變,仍為楷體)

    ④參考文獻中(作為格式)的標點符號(不包括文獻題名中內含的標點符號)一律用半角標點(含半角括號),標點前后不留空格(英文參考文獻的單詞間有空格);

    ⑤多位作者間用“”隔開,多于三位作者的文獻只列前三位作者,并加“,等.”,英文文獻中三位以上作者用“.etal.”表示;

    ⑥參考文獻標號“[]”后直接接作者姓名,不留空格。

    15.注釋或說明

    指與文章相關的需要注釋或說明的內容。作為文章組成部分的注釋或說明放在參考文獻之前,作為文章附屬內容的注釋或說明放在參考文獻之后。參考文獻不以注釋方式出現。

    ①“注釋:”、“說明:”(冒號為全角)字樣為黑體、五號,縮進兩個漢字;

    ②多條注釋或說明以加圖阿拉伯數字(即①②③....··)標序,楷體、五號。

    16.英文標題(含副標題)和作者姓名拼音

    包括:①對應中文標題(含副標題)的英文標題(含副標題),②一定長度的連接點號,③所有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

    ①排在一個自然段;

    ②放在文檔最后,投稿時復制填入投稿系統中“文章英文標題和作者英文譯名”位置:

    ③宋體、三號,不縮進;

    ④所有實詞和字母多于三個(不含三個)的介詞、連詞首字母要大寫。姓和名拼音之間留一空格,姓首字母、名首字母大寫。如“陸小芳”譯為:"Lu Xiaofang”。

    17.其他要求

    ①計量單位和符號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中規定的單位及符號;

    ②文中外國人名統一為中文,可加括號注明其英文名:

    ③中學教材中的課題名加引號,不用書名號:④字、詞運用準確。文句主謂賓完整,結構規范。全文語言表達準確,行文流暢;

    ⑤文章篇幅應與其創新程度、價值水平相適應。全文在6000字以內為宜(含圖,圖按其占版面折算字數),有較高價值的文章篇幅可加長,但一般也限定在12000字以內;

    ⑥論文完成后“咬文嚼字”、朗讀校對,消除病句、別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佛山市| 诸城市| 潮州市| 剑川县| 北宁市| 兰考县| 公安县| 荥经县| 兴城市| 福建省| 贵定县| 大悟县| 子长县| 永泰县| 西宁市| 高要市| 龙里县| 北海市| 北川| 大同县| 集安市| 鄂托克旗| 阳谷县| 阜南县| 汉源县| 宁国市| 沛县| 泉州市| 沾益县| 漳平市| 八宿县| 无棣县| 张家港市| 论坛| 西乌珠穆沁旗| 湾仔区| 富裕县| 赞皇县| 甘肃省|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