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技術
國家級《摩托車技術》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8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2-1168/U,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摩托車技術》以報道摩托車行業政策、行業動態、行業最新標準法規、國內外新技術、新工藝、新車型、維修使用技巧、摩托車應用技術和技術信息為主,兼顧普及摩托車基礎知識和市場導向、市場商情的即時傳遞。
《摩托車技術》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8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2-1168/U,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摩托車技術》以報道摩托車行業政策、行業動態、行業最新標準法規、國內外新技術、新工藝、新車型、維修使用技巧、摩托車應用技術和技術信息為主,兼顧普及摩托車基礎知識和市場導向、市場商情的即時傳遞。
信息專遞;綜述;設計試驗研究;工藝材料;檢驗測量;標準化;電動車;環球摩托;新品選登;實用技術
摩托車技術雜志投稿須知
1、· 《摩托車技術》來稿一般要求在5000字以內,文中要避免圖、表重復表達同一內容,凡用文字能表達清楚的,盡量不用圖、表。若用圖、表,要清晰美觀,外文字母大小寫、上下角標及各種符號書寫要正確。
2、· 《摩托車技術》論文應包括題目(中英文)、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工作單位(中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參考文獻。基金項目或科技攻關項目請注明項目種類及編號。
3、· 《摩托車技術》參考文獻只列主要的、公開發表過的,且在文中應注明文獻引用處。參考文獻注錄項目要齊全,包括作者(3位以上時,只列前3位)、題名、刊名(或書名,圖書應給出出版地與出版社)、出版年、卷、期。
4、· 文章的主要作者應提供簡介,包括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及技術成果等。
5、· 所投稿件無論錄用與否一律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發表的文章文責自負,謝絕一稿多投。稿件投出后2個月內未收到編輯部回復,可自行處理2、個月內如另投它處時,請務必通知本刊。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本人這篇文章相當波折,通過自己不斷的修改與完善,最終恨有幸被摩托車技術雜志錄用。編輯的辦事效率相當高,絕對是在國內眾多優秀雜志的前列。
一般情況下審稿速度較快(兩個月內一般就有結果),在線查詢系統好像更新不太及時,不過若有消息編輯會通過郵件聯系,且態度較好。師姐投了一篇,舍友也投了一篇,都中了。大概是一個月會有結果。
審稿很快,2.13號投的稿,2.24號就一審回復了,被拒了,因為選題太老,沒有新意。但是審稿過程都是雙向匿名的,如果稿子質量很高,這個期刊真心不錯。下次加油吧
2.12投稿,稿件2.27號審回,一個審稿人修改后發表,另一個直接拒稿,第三個審稿人修改后發表。文章3.5號修回,到現在還沒有消息。打電話問說以前的一個審稿人很忙,又給我換了一個,好難。。最后于5月26號錄用。
很不錯,跟書店里的書一模一樣,內容也很豐富,物流也很好,書沒有一點彎曲,第一次在這家購買果然沒讓我失望。看完這些書,下次繼續光顧投稿網。
10月12日投稿,編輯初審退修,有一些細節沒有注意,10月21日外審,11月22日退修,并發錄用函。審稿的速度那是非常快的,接收函也發的比較快,但是刊出就很久了。
投了三個多月了,在審稿系統上看到最初二個外審的意見,不算積極,但也沒徹底否定,然后稿件進入“報退”環節,以為就退稿了,準備修改另投了。但是這幾天看到狀態“報退”---“初審”---“外審”,貌似又送到第三個外審專家那里去了。也不知道還有戲嗎,搞得我好糾結。希望自己能如愿錄用,為自己祈禱。
這本雜志是老師推薦的,整本書講解的都很清晰,也不啰嗦,對于摩托車技術學習非常有用。書質量也不錯,應該是正品,快遞很快,也沒有什么破損,相信導師相信投稿網。
總體來講,摩托車技術評審稿速度很快!從投稿到錄用一個月 !審稿專家意見中肯!只要文章有一定新意,基本錄用無壓力!推薦投稿!!祝大家好運!
在該雜志投了2次文章,第一次剛把審稿費交過去以后拖了一個多月,就拒稿了,審稿意見非常不專業,隨便敷衍幾句話;后來將原稿件只字未改改投國外影響因子2以上的SCI雜志,被錄用。第二次把審稿費交過去后,打電話咨詢有沒有收到稿費以及郵寄發票事情,發現接電話的工作人員態度非常差。在此對國內的雜志非常失望,中國特色的審稿費和版面費。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