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q0oyq"><dd id="q0oyq"></dd></s>
    <center id="q0oyq"><table id="q0oyq"></table></center>
    <center id="q0oyq"><object id="q0oyq"></object></center><dl id="q0oyq"></dl>
    <dl id="q0oyq"></dl>
    <input id="q0oyq"><dd id="q0oyq"></dd></input>
    加急見刊
    主頁 > 學術期刊 > 干旱氣象 > 干旱氣象投稿要求

    干旱氣象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干旱氣象》主要刊載干旱氣象及相關領域學科有一定創造性的學術論文、研究綜述、簡評,國內外干旱氣象發展動態綜合評述、學術爭鳴以及相關學術活動。

    具體包括:國內外重大干旱事件分析、全球及干旱區氣候變化、干旱氣象災害評估及對策研究、水文與水資源、生態與環境、農業與氣象、可再生能源開發與利用、地理信息與遙感技術的應用等。本刊還免費刊載干旱氣象研究成果、研究報道、學術活動、會議消息等。

    1來稿要求

    (1)來稿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尤其是綜述性稿件應注意時效性,而且應具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前瞻性,不發表科普作品和讀書報告等類文章。

    (2)來稿涉及國家保密問題的應提供作者單位的保密審查證明材料,圖件涉及國界的應采用國家正式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圖繪制。自繪的中國地圖切勿漏繪臺灣和南海諸島。

    (3)來稿要求論點明確、主題突出、數據資料可靠,文獻精煉,全文所占版面字數應控制在6000~10000字以內。引用他人文獻、資料、數據必須列出參考文獻(公開出版物),內部資料、數據作腳注處理。

    (4)摘要應反映論文的核心內容,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研究目的、論點、方法、結論,具有自含性和獨立性。英文摘要應寫成報道/指示性文摘,力求反映出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核心內容。

    (5)文中計量單位應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并用單位符號表示,廢止的計量單位請換算成法定計量單位。

    (6)文中的圖表應具有自明性,附圖力求簡明清晰,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及單位必須標注清楚,并與正文一致。圖表應置于文章相應出現的位置,并給出圖、表題對應的中、英文名稱。

    (7)如系基金資助項目,請在首頁腳注標注,并注明項目類別、名稱和編號。

    (8)來稿通過本刊網站(http://www.ghqx.org.cn)投稿,并自薦3~5位同行專家,以便縮短稿件的送審時間。

    (9)來稿須提供作者的個人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主要從事的研究工作及電子信箱、電話等聯系方式。

    (10)參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家有關標準,文內各級標題及題號一律頂格書寫,題號分級采用1;1.1;1.1.1;2;2.1等標著形式,一般標題層次為3級,最多不超過4級。

    (11)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有關規定,本刊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參考文獻只列最主要的(未公開發表的請勿引用,非引用不可的請用腳注標注),并按文章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碼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放在引用文獻處的右上角。為了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文中引用的文獻、數據、圖表均應標明出處。論文中參考文獻應盡可能引用近5年內的主要相關文獻,引用文獻資料要認真核實。文獻作者一般只列前3名,作者之間用“,”隔開,3人以上后加“,等”或“,etal”。英文文獻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如:T.R.Oke的文獻著錄為;OkeTR。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照GB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有關規定,文后參考文獻按以下著錄格式著錄:

    著作類:[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期刊類:[序號]作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論文集:[序號]作者.析出文獻題名[A]//編者.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文獻題名[D].保存地點:授予單位,年份.

    報紙:[序號]作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電子文獻:[序號]作者.文獻題名.出處或網址,發表或更新/引用日期.

    2投稿須知

    2.1來稿必須是作者未發表過的原創作品,本刊拒絕一稿多投。

    2.2請通過本刊網站(http://www.ghqx.org.cn)投稿,同一作者只需注冊一次,記住登錄名和口令;如忘記口令可以從網站上“找回口令”。

    2.3編輯部對錄用稿件可作適當文字性和技術性修改與加工,不愿意者請來稿時說明。

    2.4本刊已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書生網電子期刊、臺灣華誼線上圖書館、教育閱讀網全文收錄,2011年又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來稿一經錄用,將同時被光盤版和數據庫收錄,若不同意收錄,請來稿時說明。本刊對刊用稿收取論文版面費,印刷出版后一次性支付稿酬(包括作者文章書面版、光盤和網絡版著作權使用費),并贈送2冊期刊。

    《干旱氣象》編輯部地址:甘肅省蘭州市東崗東路2070號,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

    郵政編碼:730020電話:(0931)2402270

    電子信箱:ghqx@iamcma.cn,ghs_ghqx@sina.com

    網站:http://www.ghqx.org.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阳县| 玛沁县| 土默特右旗| 山丹县| 重庆市| 绥芬河市| 新闻| 福建省| 金乡县| 东辽县| 柳林县| 文水县| 民勤县| 沙雅县| 诸城市| 宁武县| 金华市| 南召县| 西平县| 奉节县| 富锦市| 新巴尔虎左旗| 留坝县| 广元市| 梅河口市| 微博| 宁安市| 中卫市| 平阴县| 铁岭市| 许昌市| 闽清县| 三穗县| 麻栗坡县| 东莞市| 观塘区| 柯坪县| 琼结县| 渝中区| 静乐县| 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