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升正副高,健康科普作品該如何完成?
福建省最新文件,《福建省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實施意見》將健康科普納入職稱評審業績成果之一,科普作品可作為晉升評審材料提交參與評審。
申報副高級職稱:
在省級及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政務微信或正式發行的期刊、報刊上公開發表本專業科普文章(或視頻)5 篇(其中獲得市廳級獎項 1 篇),每篇文章不少于 1200 字或每個視頻時長不少于 3 分鐘;
申報正高級職稱:
在省級及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政務微信或正式發行的期刊、報刊上公開發表本專業科普文章(或視頻)8 篇(其中獲得省級及以上獎項 1 篇),每篇文章不少于 1200 字或每個視頻時長不少于 3 分鐘;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醫務人員若想使用科普文章作為職稱晉升的工作業績,不是簡簡單單發布一篇文章或一個短視頻那么簡單,政策對科普文章的字數、視頻時長、發表平臺、獲獎情況以及科普數量均做了要求。
省評政策下怎樣做科普才有效?
首先從數量上大家就要注意,晉升副高需要發表5篇科普作品,也就是說,從聘任主治開始每年都要發一篇科普才能滿足此條件。
那肯定有老師會問,我最后一年一起發不可以嗎?如果你要非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建議你這么做,在職稱評審時業績成果評的是任職期間5年內累計所完成的業績,如果你5年的業績用一年時間就完成,設想一下,如果你是評委專家,你會怎么看。
在此小編建議各位準備晉升的老師,晉升資料一定要提前準備,不要等到最后一年集中準備,先不說來不來得急,主要是影響評審結果。
其次是發表平臺,文件中提到的衛生行政部門,指的是衛健委官方平臺,而不是本院的公眾號或網站,這點大家一定要看清楚,不然科普就白做,評審時是不認的。
除了發表在媒體平臺,科普文章還可以發表在省部級以上正式發行的期刊或者報刊上,期刊推薦發表家庭醫學雜志、祝您健康雜志,相較于期刊,報刊發表會更容易一些,報刊推薦發表貴州健康報,貴州健康報是貴州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的報刊,非常適合醫務人員發表醫學科普作品,類似的報刊還有家庭保健報、健康之友報、大眾健康報等。